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云南临沧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大变革,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合乎秦国国情。变法时遵循的改革思想及变法的内容,针对当时秦国的内部形势和内部环境所制定和推行,是秦国走向强大的根本原因。但这场变法也给秦及秦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秦的灭亡。苏轼言:“故帝秦者,商君也;亡秦者,亦商君也。”

——摘编自张俊英等《商鞅变法与秦王朝之兴衰研究》

材料二: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

(1)、关于商鞅变法的影响,同学们持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商鞅变法促使秦国走向强盛;第二种,商鞅变法存在着消极影响。你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重大改革?根据材料二,列举此次重大改革中的一项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的意义。
(3)、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古代改革的认识。
举一反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材料一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春秋时代,华夏诸大国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与四夷斗争,护卫和扩大了华夏文明,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则开疆拓土,力图争霸中原,但还是被各中原诸侯国视为夷狄。而在战国时期,秦、楚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

材料四   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出现一批割据政权,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481—487年,北魏发生农民起义29次。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迁都之后,孝文帝继续改革。此时改革的重点是“移风易俗”,改变鲜卑族内迁贵族和官僚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学习、接受汉文化。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