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孟建平】单元测试卷 小语六上 单元自主检测卷(十七)

阅读理解

____的鲁迅

①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②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 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A)”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B)”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③暮色降临,家家的流水道都是哗啦哗啦地响着清洗杯盘的水声。晚餐后该散步的散步去了,该会朋友的会友去了,弄堂里来去地稀疏不断地走着人,娘姨们依着后门彼此搭讪起来,小孩子们三五一伙前门后门地跑着,弄堂外汽车穿来穿去。 卧室在黄昏里边一点一点地暗下去,鲁迅先生坐在躺椅上,略微灰了的脸色被炉里的火光染红了一点。他戴起眼镜,沉静地读着各地青年的来信,读完一封就压在桌子上,把桌子都压得满满的,几乎只有写字的地方可以伸开手。

④晚年有病的时候,他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他在逝世的前三天,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40公斤,可他仍拖着病体,替别人翻译的前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⑤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鲁迅参加会议时,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消耗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C)”

(1)、读了短文,你知道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下面这段材料,可以安排在文章哪两段之间?( )

下半夜,他仍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他又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直到鸡鸣时分,鲁迅先生才睡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短文围绕主题选了几件具体事例? 请简要概括其中三件。

事例一:

事例二:

事例三:

(4)、第③自然段中写鲁迅先生“灰了的脸色”的外貌描写作用是( )
A、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担心。 B、凸显鲁迅先生不修边幅的外貌特点。 C、突出工作的辛劳,衬托出鲁迅先生奉献精神。 D、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不好。
(5)、文中有三句画横线的句子,选择其中一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6)、鲁迅先生是本厚重的书,我还可以借助哪些资料读懂他?( )(多选)
A、语文书中的阅读链接。 B、鲁迅的日记。 C、鲁迅的作品。 D、别人写的关于鲁迅的文章或对他的评论。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车把上的纸鹤

    从学校毕业的那年暑假,我突然萌发单身去江南一座古城旅游的念头。

    古城很美,景色很多,却都分散在各处。我正为此犯愁,旅店的一位阿姨告诉我;“我们这里的一些修车铺里,可以出借自行车,租费极廉。”太好啦!正合一个穷学生的心意。于是我当即在旅店附近的一个车行里,租借到了一辆七成新的自行车。

    我兴奋地骑上自行车,在古城宽阔的大道上一溜烟似的疾驰,心里真像插上了翅膀般的自由、欢愉。嗨,只花了一天半时 间,城内的几处景点就留下了我“到此一游”的踪迹。

    第三天下午,我又兴冲冲地骑车向郊外的一个著名风景区进发,到那里已是三点光景。环顾四周,没有找到寄存自行车的地方,只有在公园对面的那片小树林里,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几辆自行车。我图省事,便将自行车也往那里一放,返身买票进了公园。

    景区的面积很大,一路上走马观花游下来已花去不少时间,然后又坐上了驶往湖心岛的游船。心一静下来,才猛地想起自行车好像忘了上锁,一摸口袋,果然不见有车钥匙。我顿时惊出一身大汗,啊,这下闯大祸了!游兴全消,苦苦哀求船工将我放上岸去。船尚未停稳,我就箭一般地窜上岸,拼命朝公园出口处跑。

    此时,天色暗淡下来。远远地朝对面那片林子望去,不好,那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辆自行车了。我按住自己那颗狂跳不已的心,奔跑过去一看一一啊!不禁喜出望外,正是我租来的那辆车呢!可是车却是锁着的。仔细一看,车把的刹车上夹着一只用纸折成的鹤。我涌上一阵莫名的希望:那车钥匙会不会就在纸鹤里呢?取下纸鹤,一摸,硬硬的,在它的肚子里,果然藏着一把钥匙!

    我端详着这只可爱的纸鹤,竞发现它的尾部还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叔叔,请小心。”激动的暖流顿时传遍全身,这是一位好心的孩子干的,他的巧妙安排,让车主人心领神会,却又不套引起旁人的注意。

    我多么想当面对他真诚地道一声感谢,然而望着暮色中空寂的周围,从何处觅寻他呢?这纸鹤自然成为我的珍藏,哦,珍藏着这位好心孩子对我的一份关爱,也珍藏着我对他的一份怀念。

阅读

心系竹林

季美林

①竹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帮助。

②远远望去,竹林犹如一床厚厚的绿被软软地盖着大山。清风过处,绿被子也随风起伏,仿佛是大山恬静休憩(qì)时均匀的呼吸。

③儿时,常约了伙伴到竹林,摘下一片嫩嫩的竹叶儿放入口中,吹出小鸟般清脆的声音,逗得竹枝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叫开了,留在口中的是竹叶的幽幽清香。我们在林中追逐嬉戏,玩累了就找块地方躺下,那软绵绵的厚厚的金黄的叶子,给人躺在炕上的感觉,那么舒服,那么惬(qiè)意。闭了眼,叶间光点儿照在眼上,便感到红彤彤的一片。在这一片红亮的色彩中,幻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的未来……

④在春天,细雨纷纷的日子里,我会跑到林中去寻找“竹荪(sūn)”。竹荪是一种粉红色的菌类,像根倒立着的胡萝卜,半透明的,上面还沾着水珠,鲜嫩嫩的。我采上一大把,蹦跳着带回家,于是餐桌上就会添上一份清香四溢的竹荪汤。

⑤初冬时,那株株鲜笋已经长高,裹在它们身上的笋壳也随风飘散。母亲就把那壳捡了来,拭去上面的绒毛,然后剪成鞋的形状,再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上布条纳成“千层底”——母亲说那样的鞋底可以隔湿,抵御冬寒。

⑥到了冬天,当皑(ái)皑白雪压弯竹梢时,我便穿着母亲做的暖和的新鞋和伙伴们在竹林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⑦时间流逝,我现在已经远离了故乡,可是我的心仍旧系在竹林里。

(选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