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测试试卷

古代诗文阅读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 , 心形惧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⑥,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 , 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注】 ①节选自《世说新语·赏誉》,题目是出题人后加的。王汝南:王湛,是司徒王浑的弟弟。下文的“兄子济”指的是王济。除所生服:父母死后,守孝期满,脱去孝服。②过:拜访;探望。③脱:或许,偶尔。④懔然:严肃不苟的样子。⑤肃:恭敬。⑥缺然:不足。⑦萦:缠绕,绕。意谓挥旋马鞭,柔绕自如。

(1)、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王济每次扫墓偶尔拜访自己的叔父。 B、王湛对“近事”的了解出乎王济的意料。 C、王济三十岁了都不知道家中有名士。 D、王湛骑乘技术高超,能轻松驾驭烈马。
(2)、请从文中摘录两句能够体现王济对叔父态度转变的句子。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 , 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节选自《列子·汤问》)

      【乙】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

                                                                                                                                                                     (节选自《晋书·王徽之传》,有改动)

      【注】①王子猷:即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②子敬:即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③了:完全。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林嗣环《口技》节选

     【乙】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①,六姑之声缓以苍②,四姑之声娇以婉③,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蒲松龄《聊斋志异﹒口技》)

     【注释】①清以越:清凉而高扬。②缓以苍:缓慢而苍老。③娇以婉:娇柔而和婉。④了了可辨:明白清晰的样子。

阅读《湖心亭看雪》和《金山夜戏》,完成下列小题。

【甲】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金山夜戏

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 , 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 , 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①[兖]兖州,位于山东省。②[日晡bū]傍晚时分。③[舣yǐ]停船。④[噀xùn]喷。⑤[傒xī]奴仆。⑥[韩蕲王]南宋名将。⑦[喧阗tián]哄闹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