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圣堂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者 / 天下独 B、溪而渔 / 执策而 C、泉水之/横无际 D、故即其所以然而为/之者谁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既 又 直 丰 乐 之 东 几 百 步 得 山 之 高 构 亭 曰 醒 心 使 巩 记 之

(4)、《醉翁亭记》的“太守之乐”与《醒心亭记》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5)、你打算参选学校学生会干部,将会竞选其中哪个职位,为什么?又打算怎样开展这份工作呢?请结合文段内容谈一谈
举一反三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文字,完成1—4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人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人,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 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人。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 , 上至,又不得人。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人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待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⑾式车⑿,使人称谢⒀:“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⒁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因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注】①军:驻扎。②被:通“披”,穿。③彀(gòu)弓弩:拉开弓。④先驱:先行官。⑤居无何:过了不久。⑥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的符节。⑦壁门:军门。⑧按辔:控制住缰绳。⑨揖:拱手致礼。⑩介胄之士:身着戎装的武士。⑾改容:改变脸色。⑿式车:凭轼答礼“式”通“轼”,车前横木。古人在行车途中用扶轼俯首的姿势表示敬礼。⒀称谢:慰勉。⒁曩(nǎng)者:往昔,从前。

古代诗文阅读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 , 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 , 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

【注释】①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著名诗人,著有文章《沧浪亭记》。②治:建造。③淮海纳土:吴越国献地于宋。下文的钱镠是吴越国的开国国君。④太伯、虞仲、阖闾、夫差、子胥、种、蠡:都是春秋末吴越争霸的重要人物。⑤乘时奢僭:借着权势大肆挥霍。⑥澌然:灭尽的样子。⑦有在:就在于此。⑧选自《震川先生集》。归有光,明朝中期散文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