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积累与运用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亭台楼阁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频繁现身,构成了我国生动丰富的亭台楼阁文化。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三年级语文组将开展“亭台楼阁文化专题探究”活动,邀你参加。【建筑溯源】

亭:是一种chǒng开式小型建筑,常设在园林中或风景名胜等处,在古时候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

台:是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常用于园林中,台可以是掇石而建的高台,或是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是楼阁前出一步而开者。

楼:通常是多层的结构,楼内设有楼梯和走láng , 以便游人参观。楼的外观通常采用仿木结构,内部则以木质装饰为主,给人一种古朴而又雅致的感觉。

阁:是一种底部架空的高层建筑,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供远眺、休qì、藏书和供佛之用。

小语和小文在查询亭台楼阁历史时有以下对话:

小语:我发现,亭台楼阁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呢!

小文:的确,早在唐朝时期,亭台楼阁就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家喻户晓的诗人白居易曾经写到,“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将楼阁与自然风景、文人创作融为一体,使亭台楼阁独具魅力。

小语:对,特别是在唐宋文人墨客的推动下,亭台楼阁成为了他们修身养性、创作诗文的重要场所,所以经常被修一新。

小文:是的是的,人们于是趋之若鹜 , 都学着文人墨客登高览胜,吟咏诗歌,或慷慨激昂 , 或神采yì yì▲ , 让人羡慕!

(1)、请写出材料中相关的字音或字形。

①chǎng开

②走láng

③休qì

④追

⑤修

⑥神采yì yì

(2)、请阅读小语和小文的对话,划线的四个词语中有一处表达不当,请找出来,说明原因,并给出修改意见。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清水一般的杨绛

李娟

    看杨绛先生和钱先生年轻时的照片,钱钟书潇洒俊朗,她温婉清秀,真是一对璧人。我觉得,他们骨子里散发出的儒雅和端庄最为动人。暮年时,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裳,戴着黑框的眼镜,两位白发老人一起捧书阅读的侧影,那么安详、静美、温情。他们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此生只深爱一个人。

    世间所有的繁华都过去了,他们的漫漫人生有书相伴,一同在书香里优雅地老去,多好。钱钟书先生曾称赞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不由得惊叹,杨绛先生已是百岁老人了。岁月的河流中,有的人,如江南人家的一坛女儿红,历久弥香,醇厚芳香。

    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永远是她的人格魅力。

    她在《一百岁感言》中写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她八十余岁时,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病重住院,她奔波在两座医院、两位病人之间,悉心照料,无微不至,辛苦和操劳可想而知。钱先生临终,眼睛一直未合上,她在他的耳边柔声地低语:“你放心,有我。”听到这句话,钱先生安然离世。

    这是她年轻时常对他说的话。早年她和钱先生一起留学英国,在英国牛津生下女儿钱瑗。在她住院期间,常见钱先生苦着脸去看她。一次,他说,不小心将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她说,不要紧,有我,我洗。几天后他又说,门轴坏了,不能锁门了。她又说,不要紧,有我,我修。他感激之余,对于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有我”深信不疑。

    钱钟书一生学贯中西,著书立说,但在生活琐事面前却如幼童一般束手无策。有她一生陪伴在他身旁,与他比翼齐飞,做他温柔的知己。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她还是那句话:“你放心,有我。”在生死面前,内心如此强大和沉静,听之令人落泪。此时,她唯一的孩子钱瑗也已经过世。

    她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不能逃走,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尘世间,她最爱的俩人都离她而去,内心的悲苦和孤独无以言表。八十余岁的老人,提笔写下散文集《我们仨》,写下一个学者家庭半个多世纪的相濡以沫、患难情深,写下我们仨在人世的点点滴滴,如微风细雨,温馨感人。

    那段灰暗的日子,他们都被下放“干校”劳动。艰苦繁重的劳动之余,杨绛先生写下散文《干校六记》,从容练达,幽默风趣,细微处见真情。那是寒冬里一树树盛开的梅花,清芬暗盈,几乎所有的苦难都被她一支妙笔化解了,连同那漫天的冰雪。她温情而柔弱地支撑着他,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杨绛先生年近九十岁,开始认真整理钱先生几十年来的书稿和笔记。那些手稿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霜,纸张发黄变脆,字迹模糊不清,她一字一句艰难地辨认,抄录,整理,而后相继出版了《容安馆札记》《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钱先生离去了,留下她一个人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完成钱先生未完成的事业。她以这样的方式,寄托自己深深的思念。书稿所得的稿费和版税800万元,全部捐赠母校清华大学,成立“好读书”奖学金。留给后来的莘莘学子,连同他们一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有一次,媒体邀请她参加作品研讨会,她没有去。还幽默地说:“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听她的话,令人莞尔。

    她说得真好。她就是一滴清水,文字和内心一样干净,清澈,透亮。她清华其外,淡泊如水,不做媚世之态,也不被俗世所打扰,一生沉浸在文字里,一活就是百余岁,终成一代大师。成为被世人尊称“先生”的女性。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