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盐仓24秋】八年级语文_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 四、《孟子》三章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勾践之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身焦思,置胆于坐 ,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采,折节下贤人 , 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 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 , 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会稽:今浙江绍兴市。②喟然:感叹的样子。③坐:同“座”。④折节下贤人:放下架子,把自己的地位放在有才德的人的下面。⑤罢弊:同“罢敝”,疲劳困乏。

(1)、请根据表格提示方法推测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语句

提示方法

解释

勾践之会稽也

联系语境法: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

身焦思

词类活用法: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衣不

成语联想法:浓墨

贫吊死

查阅字典法:①挥动,抖动;②奋起,振作;③整顿;④救济;⑤同“震”,振动;⑥自古。

(填序号)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女忘会稽之耻耶?

②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3)、小语准备写一段话来论证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下面是他找来的链接材料,请你帮他一起完成。(要求采用正反对比的手法)

【链接材料】吴国起兵攻越,越将挥戈刺伤吴王阖闾,阖闾死于途中,其子夫差继位。夫差派专人侍立宫门,每逢夫差出入,便发问:“夫差,越王杀害你父亲的仇你忘掉了吗?”夫差则回答:“不敢忘,不敢忘!”他励精图治,过了两年吴国出动精兵攻打越国,越军大败,并俘获越王勾践到吴国为奴三年。三年后勾践回国,身边总放着一个苦胆,坐卧饮食不忘先尝苦胆,借以牢记会稽之辱。而夫差则沉浸在称霸的自满中,公元前四七三年,越军大规模进攻吴国,将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夫差兵败自杀。

(4)、读完选文后,同学们围绕“忧患”这一主题制作了一些书签,请你结合所学,找出书签内容中不符合主题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