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一百多名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获,遭到长达10余年的软禁……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即空前的探险。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历经四年时间,他和他的副使先后到达乌孙、大宛等国……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汇的先河,极大地促进了东方文化大力向前发展。作为传递信息、传播精神、传承文化的通道,丝绸之路永远地载入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史册。丝绸之路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

——摘编自张高陵《从“玉石之路”到“丝绸之路”》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这次“空前的探险”有什么重大作用?
(3)、材料一中的“汉宣帝神爵二年”是哪一年?“西域都护”的设立有何意义?
(4)、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路线。为什么材料二中说丝绸之路“永远地载入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史册”?
举一反三

水陆交通的发展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这条道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以及核桃、葡萄、石榴等植物,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1)依据材料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二:中国古代有三次兴建运河的高潮。第一次是各诸侯国为争霸中原而兴建运河,如魏国开凿鸿沟,吴国修建邗沟。第二次运河建设的高潮以通济渠和永济渠为标志,联系长江、黄河、淮河的河段成为相对完备的工程体系。元代开始营建从江南产粮区至北京的漕运水道,成为运河建设的第三次高潮。

——摘编自谭徐明等《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写出第一次、第二次运河建设高潮所处的历史时期。说明大运河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三:1830年,英国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运营,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到1870年,铁路网布满英国。1842﹣1870年,英国铁路客运量由0.25亿人次增加到3.37亿人次,1841年出现了第一个乘坐火车的旅游观光团。

——摘编自欧阳萍《19世纪英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英国“铁路时代”开始的背景。说明“铁路时代”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