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襄阳市某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乙】

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崩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⑨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⑩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龙门》)

【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深:深处。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信”本义为言语真实,后引申出多种义项,请为【乙】文中“信哉”的“信”选择正确的义项。( )
A、确实 B、讲信用 C、音讯,消息 D、相信
(2)、下列对《三峡》《河水龙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哀转久绝”中的“绝”含义不同,前者意为断,后者意为消失。 B、甲文引用渔人歌谣,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C、“信哉!”一句语气强烈,写出了作者对河水冲破岩石、具有非凡力量的惊叹。 D、乙文画波浪线句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表现河水临空泻落、奔腾向前的气势。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古 之 人 有 言 水 非 石 凿 而 能 入 石。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5)、两文中的水有何共同特征?为了突出这一特征,两个语段在写水时都注重运用侧面描写,请从两文中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6)、这两篇文章需选入一个栏目,最有可能被选入的栏目是下面哪一项?

A.《国家宝藏》    B.《地理·中国》    C.《远方的家》    D.《舌尖上的中国》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掣肘难书
        宓子贱治单父 , 恐鲁君之听谗言,令己不得行其术也,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单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
  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 , 而令之单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单父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单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得行其术于单父 。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宓子贱:名不齐,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单父:古地名。②勉归:回去努力。③所爱:宠幸的人。④有便于:即有利于。⑤言其要:言,报告。要,要点。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咯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相鸣,嘎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逆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 , 溥溥干干 , 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克,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鹜 , 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清回融而徐道如负如谐

【注释】①结约:盘曲。②堮堮(è):山崖高峻的样子。③汗汗田田:水势浩大的样子。④溥溥(hū)干干:水流迅疾的样子。⑤怒狞健莺(zh1):凶猛刚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