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果树听瀑

ㅤㅤ    ①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水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存下奔泻的水声了。

ㅤㅤ    ②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ㅤㅤ    ③瀑布激出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于瀑布右侧高岩上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ㅤㅤ    ④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行,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⑤黄果树瀑布____ 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 ____ 远比它宽阔,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声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四周乐器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ㅤㅤ⑥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我们聆听着訇(hōng)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本文为什么用“黄果树听瀑”为题?(    )
A、作者只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B、作者被瀑布的声音吸引了。 C、除了声音,瀑布没有别的特点。
(3)、作者多次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语言生动形象,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注意书写要求。
(4)、“银雨洒金街”指的是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请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下来。
(5)、作者说“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把你的理由写下来。
举一反三
大自然的精灵,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阅读高洪波的《竹蜻蜓》,根据阅读目的寻找相关信息,完成练习。

竹蜻蜓

    ①竹蜻蜓很简单,一根小小的木棍,一条薄薄的木片。工具是一把小刀,锋利与不锋利都无所谓,关键是要有刀尖。

    ②刀尖用来在小木片上钻洞,小木片要削成螺旋桨形,也就是说事先要用尺子画线,在中间留下钻洞的点。随后你要小心翼翼地切削木片,先将木片的一半斜着向左削,削出斜且平滑的一面;再把另一半斜着往右削,几刀过后木片就呈现出一种扭曲的螺旋状,安上木棍,竹蜻蜓就活了。

    ③记得制成竹蜻蜓的时间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捧着它走出家门,像捧着一件伟大的工艺品。我在屋后的空地上,迎着红灿灿、笑眯眯的北方原野上的大太阳,使劲一搓小木棍,竹蜻蜓便奇迹般地飞了起来。它一下子飞得很高,高过了屋脊,超过了树梢,仿佛被神奇的手向天空上拽去。仰头望着我的竹蜻蜓的英姿,我感到一阵涌自心底的狂喜。

    ④竹蜻蜓的生命出自我一个三年级小学生之手,还有什么事情比它更让人激动呢!我想欢叫,想让所有的小朋友知道我的成功;我更想不动声色,保持一个发明家的风度;我东想西想,可惜恰逢星期天的清晨,人们都在高卧,没有一个人来分享我的快乐。

    ⑤鸟儿们倒一直为我捧场,竹蜻蜓让它们惊奇不已。这旋转的家伙似乎带几分野气和固执。于是鸟儿们叽叽喳喳地聚在电线杆上,讨论起一个小男孩和他的“不明飞行物”。

    ⑥我的兴奋劲儿保持的时间很短,因为竹蜻蜓飞行了三次之后,小木棍便松了。到第四次时,我使劲一搓,竹蜻蜓悠悠地飞上高天,很快甩下了一条尾巴,斜斜地落下来;翅膀却仍然向上旋去,同时由于甩掉了唯一的负担-木棍,借一阵清风直上九重云霄,很快隐入了树梢的绿荫里,竟就此失踪了。

    ⑦我拾起小木棍,痴立半晌,不知该怎样应付这场意外的飞行事故。我四处找寻竹蜻蜓那不安分的木翅,它却像服了隐身药一样不肯露面。于是我懊恼地回到家里,打算再做一个竹蜻蜓……

    ⑧当你拥有一只自己制作的玩具,哪怕是顶原始、顶不起眼的竹蜻蜓,你也会感受到莫名的喜悦。只不过要记住我的教训,插小木棍的孔不能太松,用胶粘一下最棒。

【自然之景见美好】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塞上的一颗珍珠

老舍

①扎兰屯真无愧是塞上的一颗珍珠,多么幽美呀!它不像苏杭那么明媚,也没有天山万古积雪的气势、可是它独具风格,幽美得迷人。它几乎没有什么人工的雕饰,只是纯系自然的那么一些山川草木,谁也指不出哪里是一“景”,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它处处美丽,它没有什么石碑,刻着什么什么烟树,或什么什么奇观,它只是那么纯朴的,大方的,静静的,等待着游人,没有游人呢,也没大关系。它并不有意地装饰起来,向游人索要诗词,它自己便充满了最纯朴的诗情词韵。
      ②四面都有小山,既无奇峰,也没有古寺,只是那么静静地在青天下绣成一个翠环。环中间有一条河,河岸上这里多些,那里少些,随便地长着绿柳白杨。几头黄牛,一小群白羊有阳光的地方低着头吃草,却看不见牧童,也许有,恐怕是藏在柳荫下钓鱼呢。河岸是绿的,高坡也是绿的。绿色一直接上了远远的青山。这种绿色使人在梦里也忘不了,像极为纯粹的绿色染料细致地染在人的心灵里。
      ③绿草中有多少花呀,石竹、桔梗,还有许多说不上名儿的,都那么毫不矜持地开着各色的花,吐着各种香味,招来无数的蜂蝶,闲散而又忙碌地飞来飞去,既不必找小亭,也不必找石墩,就随便坐在绿地上吧。风儿多么清凉,日光可又那么和暖,使人在凉暖之间,想闭上眼睡去,所谓“陶醉”,也许就是这样吧?
      ④夕阳在山,该回去了。路上到处还是那么绿,还有那么多的草木,可是总看不厌。这里有一片荞麦,开着密密的白花;那里有一片高粱,在微风里摇动着红穗,也必须立定看一看,平常的东西放在这里仿佛就与众不同。看,那间小屋上的金黄的大瓜!也得看好大半天,仿佛向来也没有看见过!
      ⑤是不是因为扎兰屯在内蒙古,所以才把五分美说成十分呢?一点也不是!我们不便拿它和苏杭或桂林山水作比较,但是假若非比一比不可的话,最公平的说法便是各有千秋。“天苍苍,野茫茫”在这里越发显得不恰当了,我并非在这里单纯地宣传美景,我是要指出并希望矫正以往对内蒙古的那种不正确的看法。知道了一点实际情况,像扎兰屯的美丽,或者就不至于再一听到“口外”“关外”等名词,便想起八月飞雪,万里流沙,望而生畏了。

阅读理解

斑竹泪

相传在尧舜的时代,九嶷(yí)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恶龙经常到湘江里戏水作乐,弄得江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视频讲解苦连天。舜帝十分关心百姓的疾苦,看见老百姓的苦况,不禁寝食难安 , 于是动身前往南方,要帮助百姓消灭恶龙。

舜帝一去数年,音讯全无,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担心不已,于是两人便冒着风雨,跋山涉水,前往南方寻找舜帝。她们来到九嶷山,寻遍山里的每一个角落,问尽山上山下的居民,却都得不到舜帝的下落。

一天,她们来到一个三块大石头耸立的地方,名叫三峰石。那里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垒成的高大坟墓,她们感到十分惊异,心想:“是谁的坟墓这样壮观美丽呢?三块石头为什么这样拔地而起呢?”住在坟墓附近的乡亲向她们介绍说:“美丽的姑娘啊! 这珍珠垒成的坟墓便是舜帝的坟墓。舜帝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老百姓斩除了九条恶龙,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但他却受苦受累,病死于此。 乡民们感激舜帝的恩情,特地为他修建了一座高大的坟墓,而九嶷山上的仙鹤也深受感动,它们到南海衔来一颗一颗闪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墓。至于三块巨石,是舜帝消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

娥皇和女英知道舜帝已死的消息后,悲恸欲绝,不禁抱头痛哭,足足哭了三日三夜,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悲痛地死在这里。

两位妃子的眼泪洒在九嶷山的竹子上,竹子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些竹子上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两位妃子在竹子上抹眼泪时印上的;而有些竹子上有鲜红的血斑,传说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妃子,便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