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株洲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邓小平在论述1947年的某一战略行动时说:“正像刘司令员(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这个战略行动(     )
A、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举一反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加快了这一进程。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19-1949)》

材料二:由于早期中共理论准备的不足和革命斗争经验的缺乏,不得不时常向共产国际请示和汇报工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共产国际和苏共以“先生”自居,习惯于指手画脚。所以,学生也失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养成了较为严重的依赖心理,一切都等待共产国际和苏共的指示,不敢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与决策。

——摘编自于安龙《中共党史话语体系中“先生”与“学生”之考察》

材料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又是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摘编自《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制胜法宝》

材料四: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