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十一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它说明了。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如果把此装置放到月球上,敲响右边的音叉,泡沫塑料球弹起(选填“会”或“不会”)。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闹钟声(填“变强”“变弱”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blank#}1{#/blank#}kHz到{#blank#}2{#/blank#}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blank#}3{#/blank#}。(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为{#blank#}4{#/blank#}。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blank#}5{#/blank#}为什么?{#blank#}6{#/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