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初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近代中国在中西新旧折冲的多重困境里,开始了步履蹒册的近代化历程,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最随人转迭相递进。中国逐步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该局成立时只有3艘轮船,1877年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以后,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洋务派创张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治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光绪帝)何敢任意要为!诸臣者,皆我(慈禧太后)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竞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型。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

——摘编自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1)、分析材料一,谈谈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
(3)、材料三中“康有为之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顽固派的主张。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具有怎样的特点?
举一反三
面对西方的侵略,面对国内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人民英勇反抗、积极探索,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国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国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国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1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1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1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

材料三: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国的国家⋯⋯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康有为就是这时代中的这样的人。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