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街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自然馈赠话石油

石油妙用无穷

    ①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石油,是重要的燃料来源与工业原料。它有多少用途呢?

    ②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叫作原油。原油一般不能直接使用。人们掌握加工原油的办法,认识石油的秘密,经历了三个阶段。

    ③最初,人们只是用来点灯。在公元三、四世纪,我国玉门一带的人民就已用石油来点灯。直到1745年,人们才懂得用加热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制取煤油。由于人们开采石油仅仅局限于提炼煤油供照明用,因此那时石油产量很有限。在提炼煤油时,首先得到的是汽油。但汽油不能点灯,见火就猛烈燃烧,人们还不知道它的用途,把它当作一种“危险的废物”成桶成桶地倒进海里。

    ④直到1885年汽车出现,汽油才一下子由废变宝,成为宝贵的液体燃料。随着汽车、螺旋桨飞机、坦克、汽艇、摩托车的大量出现,汽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于是,人们大量开采石油,从中提取汽油,作为液体燃料。同时,人们还从石油中提取柴油,作为柴油机的燃料,用来开动轮船、拖拉机、内燃机等。后来,人们发明了喷气式飞机,它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使煤油也从灯油“改行”成为液体燃料。这样,人们对石油的利用进入了第二阶段——作液体燃料。开采与提炼石油成了重要而又庞大的新兴工业。此外,人们还从石油中提取各种润滑油;石油经过脱蜡制得的石蜡,可用来制造蜡烛、蜡笔、蜡纸等蜡制品;至于炼油后剩下来的固体残渣——沥青,则大量用来铺筑油马路和制造油毛毡。石油的用途越来越多了。

    ⑤在化学工业取得迅速发展以后,人们发现石油中大约含有五百多种化合物。于是,人们用化学方法对石油进行综合利用,进一步变无用为有用,变少用为多用,石油的利用也进入了第三阶段———作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这种化学工业,称为“石油化学工业”。

    ⑥石油经过化学加工,可以提炼乙烯、丙烯、丁烯等各种化工原料,以及农药、洗衣粉、炸药、糖精、染料、香料等许多重要产品。有人认为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化工产品约有3000种,也有人说5000种,还有人说10000种。究竟是多少,现在无法精确统计,而且这数字每天都在增加之中。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聚宝盆的话,那么石油就是聚宝盆!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对石油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入,石油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作者:叶永烈   选文有改动 

(1)、看到课题,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文章,边读边思考。
(2)、小语同学在读到第②自然段时提出一个问题:人们认识石油的秘密,分为哪三个阶段?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文章,完成下列图表。

(3)、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从地下开采的石油叫煤油,一般不能直接使用。

②小语阅读第④自然段时,不理解“油毛毡”的意思,她认为这个词语不影响阅读,跳开了继续往下读。这样做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

③煤油、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④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说明它在现代工业发展中具有像人的血液那样至关重要的地位。

(4)、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石油就是聚宝盆!”这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奇妙的唾液

    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

    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滩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生息繁衍后代。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