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到第3章)

植物的根受单侧光照射时,也会出现弯曲生长的现象。为探究“水稻根弯曲生长程度的影响因素”,某研究小组选取了90株性状相似的水稻,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强单侧光、弱单侧光、黑暗三种环境(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记录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结果处理方式

根部生长素浓度

根的弯曲角度/(度)

向光侧

背光侧

强单侧光

184.5

498.2

35.5

弱单侧光

210.5

421.6

17.5

黑暗

418.7

418.9

0





(1)、根据表格分析,该研究小组的猜想是
(2)、本次研究中通过观察
(3)、实验中,研究小组将所有的水稲都竖直放置,分析这样处理的原因:
(4)、已知植物的根在生长素浓度适宜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请根据实验数据试着解释光照条件下,水稻根会背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举一反三
探究是研究和学习生物学的一种科学方法,下面是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

人类征服疟疾病的历程

疟疾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疟疾病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病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

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病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

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病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病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时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病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在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病的疟原虫和沼泽地时的水有什么关系呢?

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病.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病.

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弄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病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病的方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