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时间

内容

1862年

创办京师同文馆(外语)

1863年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1866年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1867年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1880年

创办北洋电报学堂(科技,电报,通讯)

1880年

创办北洋水师学堂(军事)

1885年

创办天津武备学堂(军事)

(上图:1872年赴美幼童图片)“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以培实用人才而图自强。”

——李鸿章

材料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兴起的具体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在人才培养方式、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方面的特点。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举一反三
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
②根据材料二中的“从机器上感觉不足”,清政府提出什么口号?其目的是什么?
③意识到“制度上感觉不足”后,中国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④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孙中山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概括说明这一理论的实践有何积极作用。
⑤据上述几个救国方案的结局,结合材料二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青年是家国责任的承担者,是民族未来的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留影。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生在历史上几乎承包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激烈和重要的海战。三十人中,十三人成为近代中国第国一批官派赴英海军留学生,肩负中国“亘古未有之变局”中的海防建设重任。

材料二   邹容早年大事记

1897年,蔑视旧学,向往维新变法。喜读《天演论》《时务报》等新学书刊;

1902年,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

1903年,写完了《革命军》一书。书中写道:“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材料三   《新青年》中以“青年”命名的文章节选

篇名

作者

刊号

内容提要

《敬告青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

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青年与国家之前途》

高语罕

《青年杂志》第1卷第5期

详论国民之责任,详细阐释了青年于国家前途的重要性。

材料四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