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莒县棋山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模拟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公孙仪嗜鱼而拒馈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②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③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④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注释: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夫子:对老师的尊称。③唯:正因为。④下人:低就人,退让人。

(1)、选出划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国尽争鱼而献之/惟长堤 B、公仪子不/之于天 C、有下人之/天山共 D、受鱼/书诗四句
(2)、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即 无 受 鱼 而 不 免 于 相 虽 嗜 鱼 我 能 长 自 给 鱼

(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孙仪是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