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检测试卷
——《朱子语类》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谈迁《国榷》
——钱穆《国史新论》
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唐)孟郊·登科后
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它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式,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改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 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发生洪灾,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③北宋设立枢密院
④明朝设置内阁
材料一: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古代雅典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听天由命得一次性的,下次开放再次抽签。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