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诗歌鉴赏专题(七下)贾生

诗歌鉴赏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臣,

贾生才调更无

可怜夜半前席,

不问生问鬼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贾生”即贾谊,西汉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后被贬到长沙。 B、第一、二句叙述贾谊被贬后,过了几年汉文帝又把他召回长安,在宣室里接见了他。 C、第三句的“夜半虚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D、第四句说明了汉文帝郑重求贤、虚心垂询的原因,他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只是为了“问鬼神”,令人扼腕叹息,也侧面烘托出贾谊青年才俊、意气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诗人对他的倾慕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B、此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C、“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对文帝求贤的歌颂。 D、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耐人寻味,仿佛给汉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
(3)、本诗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诗中“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赏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的问题

三门峡歌

三门峡——梳妆台

贺敬之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

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

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

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

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呵,千万载,

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

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工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

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

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呵,何时来?……

——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

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

社会主义——我们来!

我们来呵,我们来,

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万里图,

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

人门三声化尘埃!

望三门,门不在,

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

“黄河之水‘手中’来!”

银河星光落天下,

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

讨回黄河万年债!

黄河女儿容颜改,

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

湖水映光彩——

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采,

万里锦绣任你裁!

三门闸工正年少,

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呵,

无限青春向未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