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时田园杂兴
①《四时田园杂兴》作者范成大是朝诗人。
A.唐朝 B.南宋
②诗句前两行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景,表现了诗人
A.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B.对农家劳动的热爱和向往。
③诗句后两行描写了农村儿童模仿大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情景,流露出作者对
A.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赞美。
B.农村儿童热爱劳动的赞扬。
下雨了,我连忙收起干衣服。
《牧童》是{#blank#}1{#/blank#}代诗人{#blank#}2{#/blank#}的作品。诗的前两句描绘了{#blank#}3{#/blank#}的景色,后两句抒发了{#blank#}4{#/blank#}。
问路
古时候,希腊有个哲学家叫伊索。一次,他在郊外行走遇到一个问路人。
__先生__请问从这里到那个寺院需要多长时间__那个人问伊索__
伊索并没有回答。
问路人又说:“尊敬的先生,请问从这里到那个寺院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我有急事,请您告诉我。”
伊索仍然没有回答。问路人非常不满意,气愤地走了。可是他刚走几步,忽然听到有人叫他。他转头一看,是伊索。伊索告诉他说:“两个小时以后,你就可以到达你要去的地方。”那个人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你先前不说,而现在才告诉我呢?你是在同我开玩笑吗?”
伊索笑了,说:“刚才我不知道你行走的速度,怎么可以随便答复呢?现在知道了,所以能够答复你了。”
那个问路人听后恍然大悟,向伊索连连道谢。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的面具是{#blank#}1{#/blank#}的,{#blank#}2{#/blank#}代表{#blank#}3{#/blank#};国王的面具是{#blank#}4{#/blank#}的,{#blank#}5{#/blank#}代表{#blank#}6{#/blank#};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blank#}7{#/blank#};{#blank#}8{#/blank#}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blank#}9{#/blank#};巫女的面具是{#blank#}10{#/blank#},象征其{#blank#}11{#/blank#}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blank#}12{#/blank#}和{#blank#}13{#/blank#};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blank#}14{#/blank#}。面具运用{#blank#}15{#/blank#}、{#blank#}16{#/blank#}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blank#}17{#/blank#}、{#blank#}18{#/blank#},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