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玉林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训练卷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春冬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常闻峡中水疾,曾无称有山水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鳄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已于千古矣。

(节选自道元《西陵峡》)

【注释】①践跻:登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 孤常读书,以为大有所益 B、不以也 恶如仇 C、弥佳 学而时 D、春冬时 曾无称有山水美也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然后依次描绘三峡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象。 B、甲文的“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是作者对三峡春冬景象的综合描述和赞美。 C、乙文不仅描绘了奇山秀水,还描绘了山间繁荣茂盛的树木。 D、乙文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欣赏山水美景流连忘返的愉悦心情。
(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②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4)、甲文的结尾以渔歌作结,请分析其作用。
(5)、甲乙两文都写了三峡的山,请分别说说两文所写的山有什么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节选)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乙】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①,甚贫。为文崛奥②,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③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④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⑤;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⑥。当 时 贵 人 多 愿 与 之 交 皆 逃 避 不 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人或尤⑦之,笑曰:“交游盛而朋党立,东汉之季⑧可鉴也。”后果有以复社植党⑨者,其识力过人如此!所作诗歌古文词,人鲜知者,徒知其画耳。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常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崛奥:深奥奇崛。③荜(bì)门:即柴门。指用树编扎的简陋的门。④黾勉:勉励;尽力。⑤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⑥克肖:酷似。⑦尤:诧异。⑧季:此指东汉末年。⑨复社:明末文社。植党:结合党羽。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 《醉翁亭记》)

    (乙)嘉祜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籍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节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注]①羽: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