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课外实验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他们对此现象充满好奇,决定一起探究这瓶生石灰是否变质并测定其成分,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生石灰是否变质

(1)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无法感觉到明显的(填“吸热”或“放热”)现象。

兴趣小组得出结论:生石灰已经变质。

探究二:变质生石灰的成分

【查阅资料】Ca(OH)2加热到58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

Ⅰ.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称取10.0g样品于装置B中,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称量C、D、E装置的质量;

Ⅲ.然后边通入空气,边用酒精喷灯加热(能达到1000℃高温)至完全反应;

Ⅳ.继续通空气一段时间,再称量C、D、E装置的质量,测得C增重0.9g,D增重2.2g,E没有增重。

(2)步骤Ⅳ中“继续通空气一段时间”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

(3)请计算和分析,该生石灰样品中各成分及其质量分别是

【反思评价】

(4)若缺少A装置或缺少E装置,致生石灰样品中某一成分质量偏小,该成分是(填化学式)。

(5)该生石灰样品在变质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任写一个即可)。

举一反三
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blank#}1{#/blank#}(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 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blank#}2{#/blank#}(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3{#/blank#}

【交流讨论】

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blank#}4{#/blank#}(填字母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

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溶液 C 是{#blank#}5{#/blank#}。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中无明显变化:{#blank#}6{#/blank#}

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Fe>Cu>Ag

含磷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为除去废水中的磷,某小组开展下列研究。

【实验1】制备吸附剂:将桑枝木炭中加入溶液,浸泡后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经系列操作制得吸附剂A和吸附剂B。

(1)的化学名称读作{#blank#}1{#/blank#}。

(2)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和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2{#/blank#}。

【实验2】研究吸附剂的性能:为比较两种吸附剂的除磷性能,时,分别取含磷浓度为的两份等量含磷废水,将废水的pH均调至6,用两种吸附剂进行控制单一变量实验,结果如下表(吸附量是指每克吸附剂吸附的废水中磷元素的质量)。

实验编号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吸附剂

吸附剂质量/g

废水的pH

吸附时间/min

吸附率/%

吸附量/

A

0.2

6

x

75.7

1.42

B

y

6

260

98.1

1.84

(3)上表中{#blank#}3{#/blank#},{#blank#}4{#/blank#}。

【实验3】为研究废水的pH对吸附剂A除磷性能的影响,设计实验方案。

(4)请用文字表述该实验方案{#blank#}5{#/blank#}。

(5)研究吸附剂的应用:含磷废水的净化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从实验2数据判断,“吸附剂X”应选择吸附剂{#blank#}6{#/blank#}(填“A”或“B”),除磷效果较好。

②从以上净水过程可以归纳出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blank#}7{#/blank#}(将序号排序)。

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离方法       c.寻找成分性质差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