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长城
多少:A.未定的数量 B.问不知道的数量
C.许多 D.或多或少
①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②这本书多少钱?
③多少有些困难。
④你要多少就拿多少。
坏—{#blank#}1{#/blank#} 仔细—{#blank#}2{#/blank#}
不可{#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叹不{#blank#}4{#/blank#} 金{#blank#}5{#/blank#}辉{#blank#}6{#/blank#}
{#blank#}7{#/blank#}歌载{#blank#}8{#/blank#} 云雾{#blank#}9{#/blank#} {#blank#}10{#/blank#} 浩浩{#blank#}11{#/blank#} {#blank#}12{#/blank#}
{#blank#}13{#/blank#} {#blank#}14{#/blank#}
老师的用意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做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地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①一{#blank#}1{#/blank#}画面。 一{#blank#}2{#/blank#}金光。(束 幅 )
②老师的神情变得{#blank#}3{#/blank#}了。(严肃 严格)
③刚摘下来的杨梅,非常{#blank#}4{#/blank#},味道好极了。 (鲜艳 新鲜)
赞扬 赞美 赞叹
①陈嘉庚的爱国精神受到人们的{#blank#}1{#/blank#}。
②“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一经面世,就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blank#}2{#/blank#}。
③当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时,人们{#blank#}3{#/blank#}不已。
期盼 期望
④大家{#blank#}4{#/blank#}着奥运健儿们往下一届奥运会上再创伟绩。
⑤我们不能辜负长辈们对我们的{#blank#}5{#/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