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普宁市勤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渐冻症的公众知晓度并不低,尽管是罕见病,但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普及了它的残酷:这是一种人类尚未能攻克的“运动神经元病”,又叫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简称“ALS”)。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患的便是这种疾病。患者的身体会渐渐丧失活动能力,肌肉不断萎缩,人就像被冰冻起来一样,通常先是四肢,再到全身,最后完全瘫痪。更残酷的是,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日渐“枯萎”。

材料二

材料三

我国没有针对渐冻症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按每10万人中就有4名渐冻症患者计算,我国目前约有超6万名渐冻症患者。据统计,渐冻症患者中,有5%~10%是遗传性,其他均为散发性。

材料四

渐冻症患者生存期3~5年,只是个平均值。不少患者经积极治疗,活过了5年,甚至10年、20年。治疗渐冻症没有特效药,药物只能延缓病情。吃药和不吃药,病情的进展速度可能不一样,进口的利鲁唑4 000多元一瓶,仅够吃一个月。国产药虽然入了医保,价格几百元,但很多医院没采购,患者也买不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渐冻症患者很快会丧失活动能力,人就像被冰冻起来一样。 B、中国渐冻症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比外国患者小,同时也生存得更长久。 C、渐冻症患者虽然散发性病例较多,但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有关。 D、目前,公众对渐冻症的知晓度高,主要是因为我国渐冻症患者多。
(2)、结合上述材料,针对我国渐冻症患者治疗难问题,给相关部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3)、邻居李伯不幸患上渐冻症,想放弃治疗,请运用材料中的知识,对李伯伯进行劝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

车窗抛物屡见不鲜

扔掉的,不仅是文明

记者  吕玥  通讯员  王鹏程  于军

       “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

记者从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获悉,3月18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E300小轿车,途经杭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昌河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在4S店的报价是1.3万元左右。

       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儿文明。然而,“车窗抛物”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

探访:难堪的风景

       3月23日下午4时许,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

    “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沿着中河路的凤起路到环城北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满整整3桶的垃圾。

       说话间,一辆牌照为“京GRE×××’’的黑色丰田车,在中河路靠近体育场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儿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

       黄红梅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有时上前制止时,遇到对方的抢白。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

调查:隐形的杀手

       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

       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破璃,赛车手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破璃砸碎。

       在杭州开了11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

       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人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时,该环卫工人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人的交通事故达117起,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起为较严重事故。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

       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对,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受了皮外伤。

建议:赴罚下猛药

       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不过,因为车窗拋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以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物这种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

                                                                                                                                                                   (选自2015年3月24日《浙江日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