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沙粒给云雀的信:

亲爱的云雀,我在给你写信。你收到的信多吗?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信。因为我是沙粒,是万度苏沙漠成千上万石英质小颗粒中的一粒,如果有人给我写信,他不知道写给谁,沙粒太多了。

自从我打算给别人写信,我想过许多收信人,比如茴香、小红马,想来想去,我想还是给你写封信,以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对吗?

亲爱的云雀,我听说你还有一个名字叫蒙古百灵,你为什么有两个名字?我就叫沙粒。成千上万的沙粒都叫沙粒。说到这里我有一些苦恼,因为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我拿不准你想不想认识一颗沙粒,但我还是想介绍一下自己。如果你用一只蚂蚁的眼睛来看我,就像看到一个淡黄色的冰块。透明,有香味。那是沙粒才能闻到的香味。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浆果里,蔓越橘比醋栗要甜。这方面你可能比我知道的多。我告诉你这些,是想和你成为朋友。如果想和别人成为朋友,需要送什么礼物呢?你知道,我是一颗沙粒,什么都没有。不结果实,也不会像柳叶那样在风中摇摆。我想开粉色的花朵,这朵花有三个花瓣我就知足了。

我的伙伴说,如果想成为别人的朋友,要懂得好多事。可是我一直待在沙漠里,什么都不知道。有一天,一只比蚂蚁还要小的昆虫,费了很大力气爬上我的头顶,它说,哇,我登上了山顶。这很可笑,但我也感到骄傲,终于有人认为我是一座山了。

我和我的伙伴们白天夜晚都躺在旷野里。当然我们会感觉有些硌,这么多坚硬的沙粒堆在一起肯定硌得慌,但我们不会彼此埋怨。我喜欢观察伙伴,透过它玻璃似的身体看到它身边还有无尽的沙粒,仿佛置身迷宫里面。下雨的时候,雨洒在沙粒上声音清脆,我们被雨水洗干净,像一粒粒宝石。

云雀,你在听我说吗?我希望你对我说的有兴趣。我猜想你从来没有听过沙粒对你说话。你会飞,有机会和花朵交朋友。毕竟能见到花朵,谁在意沙粒呢?说到这里,我有一点伤心,但我们沙粒没有眼泪。

我期待你的回信,可是你回信要写谁收呢?或许你可以这样写:万度苏沙漠给我写信的那粒沙子收。希望我能收到。

亲爱的云雀,我身边的伙伴提醒我,想和别人交朋友,先要赞美。你想得到什么样的赞美?请来信告诉我。你从天空飞过去的时候,我听到了你的歌唱,虽然只听到一个音,但这已经足够。你喉咙里像流淌着泉水,像月光敲打冰湖的窗户。你唱着歌飞走了,你把一句歌词留在一公里的路上,真了不起,可惜我只听到一个音节。

亲爱的云雀,当一颗沙粒就要永久沉默,如果沙粒会说话,会歌唱,沙漠就太喧嚣了。所以上天让歌唱者飞翔,让固守者沉默。但愿你能读完我的信。在全世界的沙粒里,可能我是第一个给你写信的。想到这一点,我高兴得想蹦起来。

亲爱的云雀,祝你快乐地飞翔,快乐地歌唱,祝你两只爪子干干净净。我不知道给朋友写信用哪些词会让对方高兴,你来信多告诉我一些美妙的词汇吧。

给你写信的那颗沙粒。

云雀给沙粒的复信:

亲爱的沙粒,我收到了你的来信。别担心我认不出你。七月份,我从小兴安岭飞往狼居胥山脉,路过了你们那个地方。当时我心里想,这里多么庄严,金色的沙漠有柔美的曲线,这里没有其他东西,全都是洁净的沙子。你想想看,如果你的身旁长着灌木,树下一定会有松鼠、花栗鼠甚至黑熊,臭气熏天。从天空上瞭望,树木遮蔽了地表,看不清蚂蚁、野蜜蜂,更看不清沙粒。

亲爱的沙粒,在我写下上面这些字的时候,我正飞向葱岭。我去做什么?不做什么,所有的地方只是经过之地。我们鸟类并没有目的地,我们飞翔就像你们静静待在沙漠里。飞翔的时候,如果你盯着天上的星星看,如同静静地躺在夜空里,感觉不到自己飞翔。

下面我解答你的疑惑。我是云雀,又叫蒙古百灵,还叫沙百灵。叫什么都无所谓,再送我一百个名字我还是我。我头顶的羽毛栗红色,两只眼睛有棕白色的眉纹,喙土黄色,爪子肉色。这就是我。对你来说,我长得可能太复杂了。没办法,美总是很复杂的。

亲爱的沙粒,你提到了赞美,这里面充满奥妙。如果你想让对方高兴又不违背真实,要学会写诗。比如你说“蒙古百灵是会唱歌的风”,我听了会高兴,这就是赞美。我收到的赞美太少了,远远不够,万物不具备赞美我的才华,我只好自己赞美自己:“云雀,星星融化,也没有你的歌声清脆。”听到这个,我眼睛有一点点湿润。

实际生活中,我经常受冻挨饿,还要忍受干渴。我要去葱岭,但不知道去那里做什么。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可能没什么条理。因为我一边写信,一边飞行,还要提防头顶出现天敌。好了,不说了,我要飞进一片湿润的树林里,去那里捉肥而白的昆虫,捉不到昆虫就吃浆果,然后歌唱。

爱你的云雀,于高加索的黑松林上空。

(节选自鲍尔吉·原野《万物亲近》,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由沙粒的去信和云雀的回信两部分构成,情感表达真切自然。 B、本文分别从沙粒和云雀的视角表达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世界的感受。 C、本文中沙粒和云雀对待名字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两者的性格差异。 D、本文以书面语为主,语言典雅严谨,含蓄深沉,令读者回味无穷。
(2)、你会选沙粒和云雀中哪一个交朋友?请结合它的形象特点说说理由。
(3)、请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你喉咙里像流淌着泉水,像月光敲打冰湖的窗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当时我心里想,这里多么庄严,金色的沙漠有柔美的曲线,这里没有其他东西,全都是洁净的沙子。(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4)、请从以下两个标题中选择一个作为本文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①《让我们成为朋友》 ②《飞翔的歌唱者和沉默的固守者》

举一反三
阅读《守候妈妈的鞋印》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1)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常常要到离单位20公里的小村子里去拍些风景照片。村子不大,有100 多户人家,虽说依山傍水自然风景优美,但地处偏远,村里出行仅靠一条土路与外界相连。
      (2)去的次数多了,就熟悉了村头靠近路口的一户人家,石头砌成的三间房子,屋后是一排白杨树。家里住着一老一小。老奶奶有70多岁了,小孙女上小学一年级。儿子、儿媳妇在南方打工,每年春节回来。
      (3) 夏日的一天,拍完风景图片,已是时过中午,有些口渴难耐的我,从山上下来,直奔那三间石头房子。院门半开,老槐树底下有一张小木床,老奶奶睡着了,小孙女看见我来到了门口,正要叫醒老奶奶,我急忙摆摆手,随后向她做了个喝水的手势。
      (4)小女孩扑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警惕地望着我干裂的嘴唇。我摘下墨镜,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冲她微微一笑。她认出我来,转身就向石头房子里跑去,然后端来一葫芦瓢清水。
      (5)农家的的水清凉甘甜。小女孩长得很白净,好奇地看着我脖子下挂着的照相机,怯怯地问:"阿姨,你能给我照个像吗?"我顺手把葫芦瓢放在车架子上,高兴地说:"好嘞,来,你到那边有花开的地方,阿姨给你拍一张,下次来送给你。"
      (6) "阿姨,我想让你拍妈妈的鞋印。"小女孩乌溜溜的眼晴里充满了渴望。我有些不解,端着照相机,一脸茫然。
      (7)小女孩低着头小声说,村里好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妈妈和爸爸走的那天,很冷,天上下着雨,爸爸和妈妈背着两个大包顶着雨出门去了。妈妈走在爸爸的后面,穿着一双黑色的布鞋。妈妈走了之后,大门外有妈妈留下的脚印,等我想妈妈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蹲下来看妈妈的脚印……
      (8)我害怕妈妈的脚印被人踩没了,找一块塑料口袋盖在上面,用破锅盖罩着,破锅盖的上面是枣树枝。小女孩边说,边拉着我走到大门右边,蹲下来,轻轻地拿开干枯的枣树枝,揭开破锅盖,掀起五个塑料袋,露出一个轮廓较为清晰的女鞋印,右脚的。
      (9)我的眼睛霎时潮湿。
      (10)小女孩用手掌不停地拂去鞋印边上洒落的泥土;用手指抠出鞋印里的小泥块;撮起小嘴轻轻的,一点一点的,把鞋印吹得干干净净后,一双小手在鞋印里,轻轻地摩挲……
      (11)端起相机,镜头里的鞋印和那双细嫩的小手,让我看到一个幼小的心灵,沿着悠长悠长的四季,默默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煎熬和漫长无边的等待,静静地守候那份鞋印里的母爱。

阅读《走出沙漠》回答小题。
                                                                                                                                     走 出 沙 漠
        ①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②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我们上午曾发生过。
        ③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④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⑤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⑦“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⑧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⑨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⑩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⑪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⑫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⑬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⑭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 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⑮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⑯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⑰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⑱大伙都惊住了。
        ⑲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⑳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阅读《邓稼先》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⑤“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⑥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⑦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⑧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⑨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阅读下午,回答问题。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它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它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豫,沉静地接过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做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通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年第4期,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江北的雪

朱明东

①一场洁白的盛典不期而至。

②朵朵雪花在空中缓缓地飘、慢慢地舞,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一层一层往下落。这就是哈尔滨江北的雪,江北冬日里声势浩大的雪。

③初识江北的雪是儿时的一个早晨。一大早,祖父便出门了,等我起床,祖父端着一盆我最爱吃的豆腐冒雪而归,推开房门,一缕狂欢的风雪尾随热腾腾的豆香袭进屋内。祖父身上脸上都挂着晶莹而欢快的雪花。我透过结冰的窗户向外张望,惊喜地发现:漫天的雪花,像大雾在弥漫,像柳絮在飘飞,更像卷着浪花的海水在汹涌。房前房后,院里院外,银白一片。

④下雪前,母亲回娘家看姥姥。我想跟着去,母亲说:“好好做寒假作业,雪停了天晴了,妈就回来了。”那两天,雪花晶莹了我的梦。第三天早上,阳光透过霜漫的玻璃,将我从梦中暖醒。呀,雪住了,天晴了,妈妈要回来啦!我兴奋地穿好衣服跑出门。雪霁一片新色,满村的雪,满村的白。脚下的雪更厚实,踩在上面,雪会欢快地发出“咯吱咯吱”声。村西头那些老杨树上高高低低挂满了“棉絮”,微风一吹,枝头就一抖;再一吹,“棉絮”就落了一地。

⑤前方的路和田野连成了白茫茫一片。西北那边有姥爷家,母亲定会打那里返回来。眼睛望得有些疼,用手揉了一下再望,田野上有个红点正向这边移动。是母亲!母亲头扎围巾,一身红棉袄,挎着小竹篮,向我走来……

⑥孩子沉湎在深深的雪梦中,田野、山林、乡村和城镇静谧而安然。月光下,江北成了平静的海洋,到处闪动着银色的光。天蒙蒙亮,父亲领着我和哥哥去二十多里外的小镇赶集。脚下的雪更加厚实了,大大的雪爬犁滑行得越发自由。我和哥哥坐在爬犁上,父亲轻快地拉着。我们在雪中飞奔。太阳升起来了,辽阔的江北大地新光浮跃,熠熠生辉。赶集回来,天近黄昏,去时还舒缓的田野忽然刮起了大风。风卷着雪刮过来,向我们起劲儿地冲击着。我和哥哥有些害怕,躲在父亲身后不敢往前走。父亲安慰道:“别怕,前面就到家了。”

⑦大雪小雪下了几十年,离家的孩子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⑧曾被红棉袄映衬的田野,曾刮着风雪的江北大地,如今已成为国家级新区。看,江北的雪片片如鹅毛,纷纷扬扬;看,江北的雪轻轻盈盈,朵朵绽放。落在树上,树上开满了银色的花儿;落在人身上,人瞬间清爽;落在车上,车上就载满了力量;落在窗台上,窗台上就闪烁温暖的光。雪花有情,江北的大地朴实而热情。在这样的大地上,归乡的游子怎能不欣慰?

⑨在我看来,没有雪花的飞舞,江北大地就少了一份冬日独有的美感。江北,有飞雪迎春的信念,更有桃花盛开的期待。在冰雪大世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雪的无畏光芒。数十台造雪机一字排开,正以每小时三十立方米的速度与天然雪共同打造着江北的新童话。五光十色的冰灯引导着雪飞舞的方向,最美的摩天轮成为江北新地标,与江北美丽的夜色和星空融为一体。

⑩银的大地,银的楼宇,银的江岸,到处都是雪的欢腾。几个孩子在小区门前堆雪人打雪仗,活泼而热闹。我情不自禁地抓起一把雪,向湛蓝的空中抛去。

⑪顿时,片片银屑如蝶飞舞,它们动情地唱着歌儿,似在传递爱的思念,传递幸福的消息。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2月08日,文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锻打

刘成章

①这片沃野,出小麦,出玉米,出一眼望不到边的蔬菜,还出杏子和柿子。

②这片沃野,也出过一些成语和故事,例如“泾渭分明”、《柳毅传书》等。

③这片沃野,叫作泾阳。

④现当代好几位引人瞩目的文化名人出自这里:于右任、吴宓、李若冰、雷抒雁……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和艺术。作家白描也出生在这里。这棵葆有青春的树,枝枝丫丫,花开正红。他热爱这片沃野,退休后回到这里汲取灵感,埋头写作,推出了一本抒写家乡的皇皇巨著:《天下第一渠》。

⑤当人们正在阅读和品味他的书时,他又投入了另一场劳动。

⑥叮!咣!叮!咣!火花四溅!他和泾阳的一位铁匠,奋力打铁。

⑦白描抡着老锤。

⑧一块烧红的铁,被他们死死地摁在砧上,来回锻打,又翻转来锻打。锻打!锻打!叮咣锻打!每一锤都是那么气势磅礴,如暴雨雷霆!

⑨铁被打得遍体鳞伤,火焰般的铁屑落地变黑,而铁,已在剧痛中变形、升华。

⑩这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⑪白描的膀子上,隆起了肌肉疙瘩;白描的额上,汗水滚落;白描的肋间如波涛起伏,那是他的肺在紧张呼吸,他在喘息。

⑫一个曾经的文弱书生,忽然间李逵起来。

⑬我已八十六岁了,作家打铁的场面,我是头一次看见。

⑭白描打铁所产生的冲击力,令我激动不已,难以自持。

⑮我似乎看见,一缕又一缕的历史云烟,在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上飘过。旧石器时代来了,又走了。新石器时代来了,也走了。接下来是青铜器时代。而铁器时代的开启,是三千多年前,是春秋战国,也就是白描刚写过的兴修郑国渠的年月。兴修郑国渠,工程浩大,十万人参加,每天会用坏多少工具,而白描此时的行为,活像是为郑国渠出力。A我猜想,白描在抡着老锤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会想到这些。

⑯到了蒸汽时代,与它伴生的《国际歌》一直这么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⑰好啊,咱们就烧,就打!

⑱在悲壮激越的歌声中,泾阳竖起了一座浸透着党的光辉的革命丰碑:安吴青训班。

⑲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儿女,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了。他们一直奋斗到改革开放的年月,初心依然像块永不生锈的金子,闪闪发光。B我猜想,白描在抡老锤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也会想到这些。

⑳往昔和今天,历史和现实,通过白描手里的老锤,在铁匠炉前,在铁砧上,得到了和谐的交融。

㉑这是充满力量感的雕塑,线条粗犷。

㉒这是震撼人心的打击乐,震响在时代的交响乐里。

㉓这是火与铁的热舞,直逼生命和灵魂。

㉔它旋律优美如海的波涛,节奏铿锵似历史的巨轮在滚动。

㉕白描的怀前虽然有围裙,但是打铁时溅起的火花,还是向他的两臂、颈部和脸上,直奔而去。我看见一簇火花,似乎已经烧进他的肌肉里。他好像成了一块钢铁。他皮肤上沁出的汗珠,在炉火的照耀下,像灿烂的火花。

㉖一层一层的火花,溅起来,溅成了流星雨,好不璀璨夺目!流星雨装饰着他,他何其美丽!

㉗无数的星星拱围着他,他好像站在星空之中。

㉘白描浑身大汗淋漓,忘情地抡着老锤,他在说:

㉙“我也是在锻打自己!”

㉚生命,永远需要不息的追求。记得有一首诗这样说:“敢迎烈焰方成器,不鼓清风怎铸魂?”我想把这两句诗,送给白描,送给一切有志气的劳动者,并向他们致以敬意!

(选自《光明日报》2023.2.10,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