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语文课本《<孟子>三章》)

    【乙】范仲淹发愤苦读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 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①面;食不给,啖②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评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③,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名人言行录》)

注:①沃:同“洗",清洗。②啖:喝、吃。③励:同"砺",磨练、振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舜发于吠亩之中(之:结构助词,的) B、百里奚举于市(市:城市) C、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D、或夜昏怠(或:有时)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从个人说到国家,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B、甲文列举事例之后,以“故"字引出一段结论,令人信服。 C、乙文通过叙述范仲淹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担忧与怀念。 D、乙文中“奋不顾身"一词表现出范仲淹爱国为民的满腔热忱。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4)、孟子论辩善用排比句式.请从甲文中任选一组.分析其表达效果。
(5)、孟子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范仲淹也是一代能臣。请分别从甲、乙两文中概括成才所需的条件。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乙】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雷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 , 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苏轼《游白水书付过》,有删改)

【注释】①过:苏轼第三子,名过。②殆:大概。③缒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⑤掬:用双手捧取。⑥余甘:一种食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