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小白鸥-情境题】语文六上 “美丽自然云旅游”第一单元自测卷

走过月亮湖,我们来到了壶口瀑布,作家宗璞也曾在这里留下足迹。请你欣赏她笔下的壮丽黄河,阅读并回答问题。

黄河魂

宗 璞

      ①壶口瀑布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在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五十元面额的人民币上就有它的气势磅礴的形象。但又常听人说,观景不如听景。那意思很明白:一些景观名声在外,其实到那里一看,却常常令人失望。那么,壶口瀑布呢?

②来到壶口,我一下子惊呆了。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仿佛把我给吞没了。方才还萦绕脑际的那一切疑虑,顷刻间烟消云散。

③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如同百米冲刺一般,它们各不相让,非要在壶口“冲线”的一刹那,争个你低我高。

④来了! 来了! 呼啸着、拥挤着冲锋在前的惊涛,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壶口。就在前面的一排巨浪刚刚冲来的一瞬间,后面的一排早已接踵而至。雷霆万钧的冲击力,足以所向披靡,那紧随其后的更是势不可当。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轰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前呼后拥的千万条巨龙,齐刷刷地跌进深渊……

⑤震耳欲聋的雷声还在轰鸣,紧接着撼天动地的霹雳又已炸响。跌落深渊的巨龙,拼命挣扎着、蜿蜒着,企图跃出深渊。可跟踪而至的后来者,又以泰山压顶之势猛冲下来。在山呼海啸般的轰鸣中,无数的断鳞残甲,化作腥风血雨,从深渊中升腾,如同一股强劲的龙卷风,冲天而起,扶摇直上……

⑥伫立在壶口瀑布前,不知不觉一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 目睹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震耳欲聋的轰鸣,我深深地被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为她那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所感染,为她那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所感动……我的整个身心已经融化进壶口瀑布中去了。

⑦黄河! 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您博大的胸怀,您的精神,您的气概,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而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 我真希望时间凝固在这里,让我在这里待上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好让我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选文有删改)

(1)、阅读选文第③④段,回答问题。

⑴新考法 路线图 请依据“黄河奔流向壶口”的景象,将下面的“浪潮”路线图补充完整。

⑵请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用自己的话描绘“黄河奔流向壶口”的画面。(不超过60字)

(2)、阅读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跌落深渊的巨龙,拼命挣扎着、蜿蜒着,企图跃出深渊。可跟踪而至的后来者,又以泰山压顶之势猛冲下来。

(3)、有同学说,选文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想将标题更换为“壶口瀑布”。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为什么?
(4)、新考法 开放性  选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成语来描绘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比如“气势磅礴”就十分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令你觉得“气势磅礴”的景象呢? 请简单分享一下。
举一反三
晋  祠(节选)

梁 衡

①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②西周时,年幼的成王姬诵即位,一日与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随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叶,剪成玉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天子无戏言,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做了诸侯。《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姬虞后来兴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人们缅怀姬虞的功绩,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

③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

④一是圣母殿。这是全祠的主殿,是为叔虞的母亲邑姜所修的。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找到的最早实例。殿内宽七间、深六间,极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扣,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殿堂内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国现存宋塑中的珍品。A.她们或梳妆、洒扫,或奏乐、歌舞,形态各异。人物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专注,匠心之巧,绝非一般。

⑤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祐二年。B.八条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仍鳞片层层,须髯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之好与工艺之精。

⑥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却在沼上架了个十字形的飞梁,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面东西宽阔,南北翼如。桥边栏杆、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桥上,随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C.鱼跃清波 , D.荷红映日 , 真乐而忘归。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仅有的一例。

(有删改)

庐山落霞

我曾经在庐山看见过西天落霞。每当我想起来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总是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鲜明。

那天傍晚,雨后初霁。几位游客相邀到“月照松林”散步。我们走上山梁,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只觉得眼前猛地一亮,一幅从未见过的瑰丽图画出现在眼前。

一切景物都像是重新铺排的,一切色彩都像是重新涂抹了的。平日常见的波浪般的山岭,开阔的谷地田畴,葱茏繁茂的绿树杂花,都隐没在浓重的雾海中了;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在这个洁净、幽远、壮阔的背景上,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长江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在太阳的面前,长江上展开一个像天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展开一幅同样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悦目,醒目。在“广场”的这头,蹲着两只似狮非狮、似虎非虎的奇兽,壮观,威严。①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片高原,肃穆,宁静。

这像一幅什么图画?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切的比喻。②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我暗想:③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你看,那云嶂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鄙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锈谷来送行了。

④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嶂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要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⑤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