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由于贸易保护主义、俄乌冲突等多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中国出口走弱。因此,在力求稳外贸的同时,中央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放在2023年工作任务的首位。今年以来,我国政府把有效扩大全社会投资和消费激励政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相继推出扩大先进制造业投资、房贷利率下调、延续新能源购车补贴政策等激活需求市场的重大举措,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运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简要说明政府推出上述措施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成功案例。2008年,我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据统计,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措施建立健全联合研发攻关机制,聚焦核心工艺、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等短板弱项,从不同技术路径积极探索,提高了关键技术供给能力,打造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形成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对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启示。

材料二   2023年,我国的创新指数位居全球第12位,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12至2022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超过6%的经济增长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2012—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制造业规模和多项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地缘政治动荡,局部冲突频发,地区安全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性问题加剧。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筑起“小院高墙”。发展鸿沟拉大,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我国外部需求收缩。经济全球化遇逛流,保护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本地化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在变局中开新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低空经济”的概念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材料一   我国在北斗导航、卫星互联网、5G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优势提升了低空保障和服务能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低空产品和服务向“大众化”发展,推进低空产品与更多领域深度融合,拓展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个人消费等领域的应用。我国低空经济在宏观政策指引下呈蓬勃发展之势,以大疆创新、道通科技、极飞科技为代表的民用无人机企业,其无人驾驶航空器销量已多年位列全球第一,全球市场份额占比约70%,专利技术全球领先。

材料二   低空经济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国际竞争的新赛道,是塑造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全球低空经济正处于提速增长的早期阶段,各国纷纷投入力量,试图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优势,探索和挖掘低空经济潜力。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超过6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足以彰显其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对全球经济的重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到地方考察调研,多次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求:一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三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激励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实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应用场景丰富和创新收益放大的独特优势。五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六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与全球企业和人才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