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浓缩了我国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从改革春风催生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科创企业扎堆的“中关村科技园”,再到覆盖海淀区全城的“中关村科学城”,中关村成了海淀区乃至北京市科技产业的代名词。
中关村的创新发展仍存在一些“痛点”和“堵点”:科技创新层次和能级不高,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全球顶尖的创新领军人才占比偏低,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国际标准较少;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还不够强等。对此,海淀区提出了“创新合伙人”计划,打造政府与企业在原始创新过程中的新型伙伴关系,培养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创新合伙人,将中关村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科技经纪人、大学生……谁都可能成为创新合伙人。
“十三五”期间,海淀构建了以创新合伙人为支撑的“创新雨林”生态体系,在人才服务、产业空间、创新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人才服务方面,中关村科学城为创新人才提供各种便利,包括人才公租房、子女入学等;产业空间方面,探索“重点园区+主导产业+项目带动”模式,已建成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永丰产业基地、翠湖科技园等产业集聚地;创新服务方面,中关村科学城聚焦核心问题,为创业者、投资者提供全面且细致的回复,并拥有以创业会客厅为代表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全要素、全层级、全功能的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