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拉特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刘邦起兵于沛,项梁起兵于吴,田儋起兵于齐。韩广将兵北徇燕,燕地豪杰欲共立广为燕王。韩广乃自立为燕王。

(秦)二世数让李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以书对曰:“夫贤主者,必能行督责之术者也。不能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适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殉百姓,何足贵哉!故明主能行督责之术以独断于上,然后能灭仁义之涂,绝谏说之辩,莫之敢逆。”二世说,于是行督责益严,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秦民益骇惧思乱。

冯去疾、李斯、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

斯所以不死者,自其辩,有功,实无反心,欲上书自陈,二世寤而救之。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狭隘,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敇政教,官斗士,尊功臣。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此皆臣之罪也,臣当死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节选白《通鉴纪事本末》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关东A群盗B并起C秦D发兵E诛击F所G杀亡H甚众I然J犹K不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刑,文中意为受刑罚,与《齐恒晋文之事》中“刑于寡妻”的“刑”意思相同。 B、莫之敢逆,即“莫敢逆之”,与《促织》中“不知何词”句式相同。 C、负,文中意为倚仗,与《谏逐客书》中“客何负于秦哉”的“负”意思不同。 D、幸,文中意为希望,与《鸿门宴》中“故幸来告良”的“幸”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二世时期,国家内部动荡不安,刘邦、项梁、田儋等人纷纷起兵反抗秦朝统治,韩广也在燕地称王。 B、为了爵位利禄,李斯建议秦二世对臣民加强督察责问,将权力集中到君王手中,这一建议恰好体现了李斯的政治主张,并不是为了迎合秦二世的心意。 C、冯去疾、李斯、冯劫劝谏秦二世减少对四方边防的戍守和转运,结果招致秦二世不满,冯去疾、冯劫最终二人自杀。 D、李斯认为自己有功,并没有反叛之心,于是上书辩解,但赵高让狱吏毁弃了奏书,以致奏书没有被秦二世看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二世数让李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

②臣尽薄材,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

(5)、秦之所以能“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为天子,“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成为强国,李斯功不可没,请结合本文概括他在秦有哪些举措。
举一反三
阅读古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孙沔,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跌荡自放,不守士节,然材猛过人。

    时宰相吕夷简求罢,仁宗优诏弗许。沔上书言:“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 , 取笑多士,政事寝废。又以张士逊冠台席,士逊本乏远识,至隳国事。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远图,但引不若己者为自固之计,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复思己而召用也。陛下果召夷简还,自大名入秉朝政,于兹三年,不更一事。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罪也。”书闻,帝不之罪,议者喜其謇切。

知庆州。元昊死,诸将欲乘其隙,大举灭之。沔曰:“乘危伐丧,非中国体。”徙秦州,时侬智高反,沔入见,帝以秦事勉之。对曰:“臣虽老,然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岭南为忧也。臣睹贼势方张,官军朝夕当有败奏。”明日,闻蒋偕死,帝谕执政曰:“南事诚如沔所料。”又迁观文殿学士、知并州。而谏官吴及、御史沈起奏沔淫纵无检,守杭及并所为不法,乃徙寿州。

    诏按其迹,而使者奏:“在杭州,沔爱许明所藏郭虔晖画鹰图,明不以献。初,明父祷水仙大王庙生明,故幼名‘大王儿’。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在并州,私役使吏卒,往来青州、麟州市卖纱、绢、药物。官庭列大梃,或以暴怒击诉事者,尝剔取盗足后筋,断之。”奏至,乃徙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皆被绌。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