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 难易度:困难
统编版 2024-2025学年语文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教考融合】测试卷(二)
送春词 刘禹锡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①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注】①“楚客”,指屈原,一说指贾谊,后成为唐宋诗词中的代名词。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这首诗写于1186年,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启用。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杜甫
大家东征逐子回① , 风生洲诸锦帆开。
青青竹笋②迎船出,白白江鱼入③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注】①大家,典出《后汉书》:“帝召(班昭)入宫,号曰大家。”东征,班昭随儿子到陈留赴任时作《东征赋》。逐子,跟随着儿子。②竹笋,典出《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好食笋,冬月无之,宗入林中号,笋为之生。”③江鱼,典出《后汉书》:“姜母好饮江水,嗜鱼脍,姜夫妇尽孝,力作鱼脍以奉,舍侧忽有泉涌,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以供母膳。”
蝴恋花
立夫
池上清清清鲤冷,细柳阑阑,梨落深山外。春日蹒跚芳草乱,晴来古道无人看。
浅语微微几许,巧手凉凉,寸步枯枝漫。长夜哪堪秋梦①起,多情总为无情叹。
【注】①秋梦:秋梦了无痕.秋夜做了梦,梦醒后对梦中的一切没有记忆,仿佛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大梦一场,皆是虚妄。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①
李商隐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②。
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
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③。
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
【注】①开成二年春暮作。其年李商隐登进士第,三月二十七日东归省母。却寄:回寄。②压春期:在春季之末。③差池:错过。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①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②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③。
【注释】①塞上:指巫山。②故园:此处当指长安。③砧:捣衣石。
满江红·中秋①
辛弃疾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倩飞廉、得得②为吹开,凭谁说?
弦与望,从圆缺。今与昨,何区别?羡夜来手把,桂花堪折。安得便登天柱③上,从容陪伴酬佳节。更如今、不听麈谈④清,愁如发。
【注】①此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中期(1169年前后),辛弃疾进奏朝廷,论议抗金方略,反对议和偏安,但是权奸当道,辛弃疾的进奏未被采纳,反遭排挤打压。②飞廉:神话中的风伯。得得:特地。③天柱:山名,在今安徽省潜山市西北。④麈谈:魏晋人好执麈尾清谈。麈尾,谈玄时所执的拂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