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思念田沟鱼
黎行俊
①我的家乡在南海岸边上。这里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家乡人对吃颇为讲究,烹饪文化底蕴深厚,菜香远方。尤其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乡人对山珍、海鲜的烹饪别出心裁,碟碟都让人馋诞不已。
②有一年,政府部门让我编写《特色美食》一书。我组织撰写者、摄影师等人用了将近一年才编好。书分"大海的味道""田野的味道"两部分。我们尽情谱写大海的鱼虾,挖掘田野的珍藏,搜集民间美食历史和烹饪秘诀,力求让家乡传统美食文化在书中得到充分展现。
③一天,我将初稿带回家中,八十多岁的母亲看到书中美丽的莱图,便翻阅起来。她说,这些莱全是海参、石斑的,怎么没见家乡的"田沟鱼","田沟鱼"最香。
④是啊,怎么连家乡的"田沟鱼"都忘记编写进去了呢?
⑤"田沟鱼"是家乡人的称呼,是田野中自然繁殖生长的小鱼,因生活在田间的"排水沟"里,故称。
⑥家乡的"田沟鱼"种类繁多,五颜六色,非常美。小时候常会捕回家中,用玻璃瓶养着。瓶中放些水草,鱼儿在草中游荡,退着玩,很有趣。村民大多不懂鱼的学名,是沿用祖宗冠以的"土名"来称呼。比如"阿记娇""花肚犀"等。
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人生活艰辛,都喜欢捕"田沟鱼",来添补营养。
⑧六月早稻收割,泥土翻新,"田沟血"散游在水田中。夏天骄阳似火,田水常被太阳晒得烫手。田间的一些鱼儿会被烫死,一些会在田埂下冷泉旁,集体寻求掩护。这是捕捉的最佳时间。家乡捕"日晒鱼"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⑨少年时,我会常常带着妹妹们去抓"日晒鱼"。我们有的拿付莫,有的拿小簸其,有的拿锄头,正午出发。在田里搜寻,浅水处直接用簸其抓,深水处就用泥土圈起来,用簸其挖干水再抓。田境旁的小洞是螃蟹"居住地",常有水蛇在里面,我们按照母亲的指导,先用木棍插进去,撞几下,觉得安全后再用手塞进去抓螃蟹。妹妹们没有经验,常被螃蟹钳钳得哇哇大叫。但她们并不害怕,抓了一个又一个。下午三四点回来时,个个全身湿透,脸色通红。我们扛着满筐鱼蟹归来,心花怒放。
⑩母亲是烹饪"田沟鱼"的好手,用家中自制的豆政、芋苗、酸菜等做配料煮"田沟鱼",味道清香扑鼻,让我们胃口大开。所以,每当此时,母亲都会吩咐我煮饭要多加点米,让妹妹吃个饱。
⑪母亲手把手教我们煎"田沟鱼"。总是边煎边说,煎鱼急不了,小火煎鱼不会糊,煎到金黄色才香……
⑫我对母亲说∶"您一语点醒梦中人。书中的菜,煎炸焖炒,样样好,但如果没有'田沟鱼',这本书真的缺味道了,谢谢母亲。"
⑬我回到老家,将想法告诉村里人。他们说,"田沟鱼"几乎绝迹了。
⑭我______。田园广阔,"田沟鱼"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啊,怎么会几乎绝迹了呢?
⑮堂兄阿贵说话风趣。他说,过去,晚上田园蛙声一片,有擂鼓、有唱歌,像大型音乐会,用灯火一照,到处可见它们在"谈恋爱"。现在,青蛙、"田沟鱼"等难见了,几乎都走"黄泉路"了,就连山上的鸟儿也少多了。
⑯大叔说,"年轻人常劝大家不要滥用农药,一来作为农药残留超标,危害身体;二来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害虫越来越多,益虫越来越少,会吃大亏,可就是没人愿意听。"
⑰告别乡亲。回来时,因找不到"田沟鱼",心中自然失落。当然,这不止是为一美味的失去,而是想,自然界里,还是有益于人类的物种,都值得尊重和保护。
⑱"田沟鱼"还能回来吗? 我在思念着。
(选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