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生物试题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使CO
2
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采用生态足迹定量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达到碳中和时,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呼吸释放的CO
2
等于CO
2
的吸收量
B、
湿地保护可有效实现碳中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D、
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
举一反三
生物圈内庇护生物不受紫外线损伤的是( )
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死亡而减少,死鱼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的死亡.这种现象属于( )
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和海水水域长期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下列生物中与产生这种现象关系密切的是( )
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
在大量使用①化肥、②冰箱、③含磷洗衣粉、④石油、⑤高含硫煤炭这几种物质中,能促使赤潮发生的是( )
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5酶相关实验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云南省卷)
河南省2025年1月高三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生物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