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②苦铭③,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④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⑤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板桥《靳秋田索画之二》)

【注】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②啜:喝。③铭:同“茗”,茶的通称。④仄:同“侧”,旁边。⑤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B、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C、忽得十日五日之暇(空闲,闲暇) D、时有微风细雨(时间,日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惟劳苦贫病之人: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C、忽得十日五日之暇 D、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B、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C、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D、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5)、【甲】文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强调“斯是陋室”,而结尾处作者却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表明自己的态度——陋室不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比较阅读【甲】【乙】两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刘禹锡与郑板桥在性格和品质上有哪些相同点。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王澄闻其名,引为别驾。澄终日酣饮,不以众务在意,舒常切谏之。及天下大乱,又劝澄修德养威,保完州境。澄虽不能从,然重其忠亮。荆土士人宗庾廞尝因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廞。舒厉色谓左右曰:“使君过醉,汝辈何敢妄动!”澄恚曰:“别驾狂邪,诳言我醉!”因遣掐其鼻,灸其眉头,舒跪而受之。澄意少释,而廞遂得免。

    澄之奔败也,欲将舒东下,舒曰:“舒为万里纪纲 , 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乃留屯沌口,采稆湖泽以自给。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

    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

    王敦召为参军,转从事中郎。敦谋为逆,舒谏不从,使守武昌。高官督护缪坦尝请武昌城西地为营,太守乐凯言于敦曰:“百姓久买此地,种菜自赡,不宜夺之。”敦大怒曰:“王处仲不来江湖,当有武昌地不,而人云是我地邪!”凯惧,不敢言。舒曰:“公听舒一言。”敦曰:“平子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头,旧疢复发邪!”舒曰:“古之狂也直。昔尧立诽谤之木,舜置敢谏之鼓,然后事无枉纵。公为胜尧、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何与古人相远!”敦曰:“卿欲何言?”舒曰:“缪坦可谓小人,疑误视听,夺人私地,以强陵弱。晏子称君曰其可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是以舒等不敢不言。”敦即使还地。众咸壮之。敦重舒公亮,给赐转丰,数诣其家。表为梁州刺史。

(选自《晋书·卷四十三·列传十三》,有删节)

【注】①纪纲:指州郡官员。②处仲:王敦的字。③平子:王澄的字。④疢(chèn):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