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17—2018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段考试卷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①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②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峨峨:高耸的样子。②洋洋:宽广的样子。③操:琴曲。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在高山/便扶向路,处处 B、钟子期必之/家贫不能常 C、逢暴雨/之为众人 D、钟子期辄其趣/而乐亦无
(2)、请你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善 哉 善 哉 子 之 听 夫 志 想 象 犹 吾 心 也 吾 于 何 逃 声 哉?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青州有谋反者,州县逮捕支党,收系满狱,诏殿中侍御史安喜崔仁师覆按之。仁师至,悉脱去杻械 , 与饮食汤沐,宽慰之,止坐其魁首十余人,余皆释之。还报,敕使将往决之。大理少卿孙伏伽谓仁师曰:“足下平反者多,人情谁不贪生,恐魁首见徒侣得免,未肯甘心,深为足下忧之。”仁师曰:“凡治狱当以平恕为本,岂可自规免罪,知其冤而不为伸邪?万一暗短,误有所纵,以一身易十囚之死,亦所愿也。”伏伽惭而退。及敕使至,更讯诸囚,皆曰:“崔公平恕,事无枉滥,请速就死。”无一人异辞者。

(二)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注】①覆按:审查核实。②杻械: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③徒侣:同伴。

《史记》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历史长河中散发出熠熠金光,也照亮今人之路。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乃遂西入秦。公与语,数日不。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庶孽: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古代称诸侯的嫡长子为“太子”或“世子”,其他统称为“公子”;②即:如果;倘若。③秦孝公:秦献公之子,用卫鞅而强国。后世遂得并吞六国。在位二十四年。④黥qíng:这里指墨刑,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