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上本没有戏,一方水土的嬉耍演进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便约定俗成升华为戏。闽中小县泰宁原本没有戏,却“借鸡生蛋”,使得梅林戏①____,为福建登上戏曲大省增添了②____的一笔。

大多数的地方戏总叫观光客如鸭子听雷公般看热闹,戏台上若无字幕辅助,剧情纵是翻江倒海,外人也一脸懵懂,波澜不惊。而梅林戏唱词对白用上普通话后,便大放异彩。我曾陪北京客人路过观赏,对方一听入迷,再听陶醉,回头大赞其唱腔之优美、行当之齐整、表演之个性、功夫之了得、韵味之绵长,不愧是“土京剧”。

泰宁流传民谣:“梅林十八坊,十户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梅林腔,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一首民谣就是一个故事,连起了梅林戏的前世今生。清朝中叶,泰宁朱口梅林村有个大户人家做寿,请浙江的徽戏班来家连演数日不过瘾,复请徽班艺人为家乡子弟传艺。由此,梅林四邻以学戏为乐事,生旦净末,唱念做打,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人人都能③____,张口来上几段。徽调传入泰宁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于是遂形成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第二段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