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的诗词瑰丽多姿,大气磅礴,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历史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思想,列举该思想的主要内容。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意义。
(3)、请列举材料四中的“彭大将军”在抗战时期领导的著名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4)、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解放的重大意义。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
举一反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先进的思想因子的结晶,是百余年来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勇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从此使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图一 百万雄师过大江

材料二

在进攻长沙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来的部署,决定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山区去寻找立足地,随后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

                  图三   国民革命歌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四

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图四


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