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三国以降,州一郡一县三级政区成为正式制度。南北朝时期,州郡增置日多,全国一度出现275州统领663郡、1500县的局面。北齐文宣帝一举裁减一半以上的郡县,开精简之先河。隋初,“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僚)以众,资费日多”隋文帝接受大臣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将行之三百年的州一郡一县三级制改为州一县二级制。隋文帝还“悉废汉以来州郡辟署佐僚之制”罢废州县乡官,“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吏部在选用地方官佐时全都使用外地人。刺史、县令皆每年考核政绩,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重复任用。这为日后推行的选举(官)制度奠定了基础。
——据岑仲勉《隋唐史》等
材料 颜真卿,少孤,母亲殷氏躬加教育。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年间,考中进士科,升任为监察御史,出使河、陇。当时五原有个冤案长期没能判决,气候又干旱,颜真卿辨明冤情判决后就下了大雨,本郡人称作“御史雨”,又出使河东,上奏弹助朔方令郑延祚母亲去世三十年而不入葬,有诏书命令终身不予录用,听说者肃然起敬。安禄山初露叛心时,颜真卿预料他定会叛乱,假托久遭阴雨,于是修补城墙疏通护城河,挑选丁壮,充实府库。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以消安禄山之疑。后安禄山反叛,唯独平原城守护究备。在朝中端庄严肃,他刚正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日鲁公。像李正己、田神功等人,都是他任用提拔的,后来都有功劳。从政的风雨历程和唐朝的急剧变化.也锤炼了颜真御的书法艺术,他擅长正、草书,笔力道劲曲折,世间当做珍品流传。
——摘编自《旧唐书·颜真卿传》等
材料一: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设置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科目,通过地方举荐、中央任命的方式选拔人才。如果出现举荐不实或失真,察举者要受到惩罚;被举者任官后,一旦出现贪污腐败,不仅自己要受到惩罚,还会牵连到察举者。为了保证人才质量,东汉顺帝时,限制了察举年龄,引入了考试机制,并通过中央及地方的监察机构对察举推荐、考试复核的过程予以监督考察。
——摘编自薛德枢、徐杰《汉代察举征辟制度评析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唐代科举是一种荐举性质的考试制度。宋初围绕消除荐举因素,对科举考试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细化完善。由多名考官分工负责,考官实行锁院制,考官及考试相关人员亲属实行别试,特别是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和誉录的办法,取消公卷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科举考试变成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纯粹考试制度。
——摘编自卓进、蔡春《论唐宋科举考试性质变迁》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将都城迁到洛阳②东晋的法显从洛阳出发到天竺取经
③隋炀帝时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④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