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政治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西部地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6.9万亿元,占全国的21.5%,5年来年均增长4.9%。

◆今天的西部,高质量发展坚实迈进

截至目前,已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航空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四川出台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10条支持政策,并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在甘肃,当地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携手天津、山东等地共建产业园,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增收。在陕西,苹果、木耳、茶叶等特色产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今年,青海预计新增清洁能源超1500万千瓦,加速构建向外输送绿电的通道。在宁夏,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正加紧建设,一期将在9月投产,宁夏围绕新型材料、现代化工等产业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今天的西部,正从开放末梢加快走向前沿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西部地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从开放的末梢走向前沿。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2023年全年开行1.7万列、运送货物190万标箱,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扩大国际经贸合作。从运输品中可以看到,中欧班列运输的“老三样”焕发新生机,“新三样”展现新优势。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一批高水平开放项目落地,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持续发力,区际经济合作全面加强,推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高水平开放格局。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今天的西部是如何向高质量发展坚实地迈进的。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西部从开放末梢加快走向前沿的重要意义。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西部地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6.9万亿元,占全国的21.5%,5年来年均增长4.9%。

◆今天的西部,高质量发展坚实迈进

截至目前,已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航空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四川出台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10条支持政策,并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在甘肃,当地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携手天津、山东等地共建产业园,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增收。在陕西,苹果、木耳、茶叶等特色产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今年,青海预计新增清洁能源超1500万千瓦,加速构建向外输送绿电的通道。在宁夏,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正加紧建设,一期将在9月投产,宁夏围绕新型材料、现代化工等产业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今天的西部,正从开放末梢加快走向前沿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西部地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从开放的末梢走向前沿。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2023年全年开行1.7万列、运送货物190万标箱,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扩大国际经贸合作。从运输品中可以看到,中欧班列运输的“老三样”焕发新生机,“新三样”展现新优势。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一批高水平开放项目落地,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持续发力,区际经济合作全面加强,推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高水平开放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今天的西部是如何向高质量发展坚实地迈进的。

近年来,深圳、中山两市加强软硬联通的优势互补,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础设施快速建设便利了两市的硬联通。深中通道于2024年6月30日全线贯通,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于2024年年底建成通车,这两座超级工程与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了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由此加速了两地的联通。

在交通基础设施实现硬联通的同时,两市的软联通正不断完善。两市试行深中食品经营许可资质跨城互认改革,企业开办线上平台实现链接互挂;签署《深中双城知识产权高效保护合作协议》,建立知识产权协作联动合作机制;聚焦制造业,构建“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深圳研发+中山转化”“深圳链主+中山配套”等产业协作模式,由此加速了东西两岸的融合发展。

材料二   深圳市的刘某与中山市的江某合伙设立了甲文化艺术公司。刘某于2024年3月为该公司创作了一首广告配乐,配乐未用于任何广告场景中,客户乙对此颇为欣赏,于2024年4月与甲文化艺术公司签订授权使用合同、约定包括甲文化艺术公司在内的客户不得使用该广告配乐。5月,江某在微信视频号发布短视频,但是未经客户乙同意将此配乐作为背景音乐,并被多个微信好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发使用。客户乙将甲文化艺术公司诉至人民法院主张其违约侵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