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完成主题演讲活动
(1)、你所在的小组打算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撰写演讲稿提纲的主体部分,请你补充完整。

标题:锻造坚韧,传承钢铁精神

(2)、请你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选取一个适合放入提纲主体第二部分的具体事例,并说明理由。
(3)、请引用以下原文中的一句,为演讲稿拟写一段开场白。(原创部分不少于50字)
A.“不要害怕困难,困难是成功的垫脚石。”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中炼成的。”
C.“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亲爱的同学们:


 
(4)、下列诗词中最适合放在演讲稿结尾凸显主题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D、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演讲过程中,同学们对你指指点点并捂着嘴笑,原来是你的衣服上沾染了一大片墨迹,以下哪项回应最适合化解你的尴尬?( )
A、有什么好笑的,你们这样指指点点太不尊重人了! B、看我的演讲多吸引人,连衣服都忍不住要为演讲增添色彩。 C、天哪!我的衣服上怎么会有墨迹,什么时候染上去的? D、大家不要说话了,墨迹不是重点,请认真听我的演讲吧。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

智者的选择

①法国思想家卢梭年轻时只身闯荡巴黎,他创作的歌剧《乡村卜师》在公演后大获成功,国王观看了演出,给予很高评价。第二天,使臣来到了卢梭住所,宣布国王要召见他,并且要赐给他一份丰厚的“年金”。这对于四处奔波、捉襟见肘的卢梭来说不啻于天大福音。可谁也想不到卢梭却断然拒绝了。理由是:“那笔可以说是到手的年金,我是丢掉了;但是我也就免除了年金加到我身上的那副枷锁。有了年金,真理完蛋了,自由完蛋了,勇气也完蛋了。从此以后怎么还能谈独立和淡泊呢?一接受这笔年金,我就只得阿谀逢迎,或者噤若寒蝉了。”

②人生总要面临许多选择,选择就意味着要有所放弃。在选择与放弃之间,就能看到一些仁人志士人格之伟大,精神之高尚,胸怀之坦荡,追求目标之宝贵。

③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或留得美名,就要做出正确和明智的选择。在中国古典文学《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选择了赴死救孤,舍生取义,程婴选择了立孤报仇,忍辱负重,两个人人格同样伟大,最后也都青史留名。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选择了自由,放弃了生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著名学者钱钟书选择了寂寞,放弃的是喧嚣与热闹,成就的是他的学问和事业。

④回首蛇年的央视春晚,炙手可热的大腕赵本山选择了退出,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前两年,赵本山因为生病,伤了元气,身体受不了大负荷的工作量。艺术是有规律的,明星底蕴也是有限的,如果硬撑下去,“过度消费”,肯定会掏空自己,江郎才尽。为了有利于推出新人,赵本山的退出正好可以给新人腾位置,加担子,让他们有更多锻炼机会。

⑤当然,失败的选择也不少。希腊神话里,派里斯王子选择了美女,放弃了智慧,于是他得到了最美的女子海伦和十年“特洛伊战争”,他自己也死于非命;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一手遮天,他也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当中国华盛顿,推进共和,施行民主,这是可以流芳百世的,二是当拿破仑第二,复辟当皇帝,注定要遗臭万年,可他却偏偏选择了后一条路,结果,只当了83天短命皇帝,在千夫所指中可耻地死去。

⑥选择与放弃,就像行车的十字路口,会不时出现在生命的旅途上,等着人们作出决断。能不能作出正确、明智的选择,人生大智慧往往就体现在这里。

文学名著阅读。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六十三)
                                                                                                                  指点我罢
                                                                                                                  我的朋友!
                                                                                                                  我是横海的燕子
                                                                                                                  要寻觅隔水的窝巢
                                                                                                                                                                                                                 (选自冰心《繁星·春水》)

阅读《让……》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飞在一家饭店打工,嫌工资低不干了。他跑去找老板讨要 20 天的工资。老板说他有两天没上班,只给 18 天的工资。他认为那两天是正常休假,不该扣自己的工资。张飞在下班时拦住了老板。老板不同意,张飞抓住摩托坐架就是不相让。老板开着摩托就走,把张飞拖了四十多米。结果张飞成了植物人,躺在医院里没了意识;而老板砸进了十几万还看不到尽头。

       ②看着《第一时间》,我被这则新闻惊呆了。两天工资最多两百元,有必要这样针尖对麦芒吗?如果有人先让一步,就不可能弄到两败俱伤的地步。生活中,忍让无处不在,无人不需。不能忍让的人往往害了别人又毁了自己。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为什么事到临头,就忘了“让”是一种大智慧呢?

       ③让是一种必要的修养。人的挫败感往往是在自认为受伤或者吃亏时产生的,并由此腾起无明业火或者心生报复。这往往是我们忽略了反省造成的。遇到问题,如果我们想一想,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自己有没有过错?争会有什么结果?让又会有怎样结局……这时,再看它,你就会发现矛盾没那么尖锐了,怒气也会渐渐平息。

       ④面对得失荣辱,学会退一步,你不但会对自己释怀,还会善待他人。《弟子规》有言:“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愤自泯。”把钱财看轻一点,就不容易怨恨;对别人的言语多些宽容,就会少很多愤怒。心胸宽广了,能容能让了,还有什么样的坎儿不能跨越。

       ⑤让是一股迂回的力量,“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为道,退

步原来是向前。”布袋和尚这首诗对退让做了形象化的说明——退让表面看是在后退,其实它是在后退中向前。

       ⑥让是一种非凡的智慧。封建时代,许多功臣难以善终,但郭子仪却是一个例外。他凭什么做到这一点呢?让。权臣鱼朝恩派人挖了他祖坟。他没有借机报复,而是对着皇帝哭诉道:“臣可能因为长期在外主持军务,部下众多,治军不严,下属摧毁别人坟墓的事是常有的。这是为臣的不忠不孝,招致老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他任命了一个州县长官,代宗却不批准。部将们都为郭子仪鸣不平,但是他却大笑,“你们不知呀,皇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这些节度使手里有军队,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不会听命,这样做是因为皇帝怕他们造反呀。而对我却不怕我有所回应,那是将我当成心腹呀。”这样的忍让,还有谁能寻找到击垮郭子仪的手段呢?

       ⑦退让是成熟睿智的气度,是一种大智慧。如果我们对芝麻点的小事睁一眼闭一眼,不去斤斤计较,我们就能远离狭隘、自私、顽固,获得坦然、淡泊、悠远;如果我们立足于全局,放眼于未来,我们就能过得太平轻松、安稳自在,拥有自己美好的生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