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综合性学习。

“和”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八年级(2)班将举行“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小组同学在撰写演讲稿,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完善提纲。你们在编制演讲稿提纲,下面三个分观点分别对应哪句名言?

演讲稿中心观点:以和为贵,“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

分观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分观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

分观点三:“和”体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

名言: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B.事父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D.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①分观点一对应名言

②分观点二对应名言

③分观点三对应名言

(2)、选定材料。下面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哪个分观点,请判断并简要分析。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1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复苏的不平衡将加剧国家间的不平等,领导力和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国际社会呼吁各国尤其是大国秉持伙伴精神,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

判断:

分析:

(3)、锤炼语言。撰写演讲稿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演讲的感染力。请仿照划线句子再写一句话,谈谈你对活动主题的理解,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以和为贵,是一种尊重,是允许对方拥有不同观点的权利;;以和为贵,是一种成长,是帮助彼此提升换位思考的能力。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①____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②____。

(节选自西晋张华《博物志》)

[注]①海渚:海岛。②槎:木筏。③赍:携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严先生祠堂记

先生①,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 , 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 , 天下孰焉? 惟先生以节高之⑤。既而动星象⑥,江湖 , 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 , 天下孰加焉? 惟光武以礼之。

在《蛊》之“上九” , 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 , 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 , 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某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其为后者四家 , 以奉祠事。又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 , 山高水长!”

(选自《范文正公集》)

【注释】①先生:指严光,字子陵。②《赤符》:即《赤伏符》。③臣妾亿兆:统治天下成千上万的民众。臣妾.这里指被统治的人民。④加:超过。⑤以节高之:谓光武即帝位,天下慑伏,只有严光以气节尊崇光武,保持独立的人格。⑥动星象:传说严先生和光武帝一起睡觉,惊动了天象。⑦归江湖:指严光离开洛阳后去富春江畔隐居。⑧泥涂轩冕:视官爵如同粪土。泥涂,污泥。轩冕,原指前高而有帷幕的车子和礼帽,此借指官爵。⑨《蛊》之“上九”:《周易》蛊卦的上九爻说。《蛊》,《周易》的卦名。后文中的《屯》也是《周易》的卦名。⑩阳德方亨:阳德正通,无比显达。 亨,通。⑪器:气量。⑫乃复其为后者四家:指免除先生的四户后人的徭役。复,免除徭役。后,后人。⑬泱泱:水深广无边的样子。⑭风:风范。⑮山高水长:指能够世代相传,与山水共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