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初中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质量监测(B)

1944年,美国飞行员克尔执行任务时飞机中弹起火,他弃机跳伞降落到今香港新界地区。日军展开了地面大搜捕。中共领导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冒死抢救保护了克尔。后来,克尔将逃生经过画成连环画(如图为其中一幅),并将连环画和感谢信呈给了东江纵队。这幅连环画(  )

A、再现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史事 B、表现了当时中美间的战略友好 C、提供了研究抗战的第二手资料 D、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
举一反三
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教育部新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的部分目录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三: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联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皇裕仁·停战诏书》

材料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平取得的伟大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カ……为了自由、正义、和平,为了人民平安、安宁、幸福,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在大洋洲,在世界各个战场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和人民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携手跨进同一条战壕,汇聚起挽狂澜于既倒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杭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六: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八年级(2)班开展了以“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力量”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完成。

【任务一   青春的力量】

第一小组同学整理了以下资料卡片:

材料一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材料二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摘编自《吴玉章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缘由。并根据所学知识,简述“随后我四万万众”是如何合力“誓死图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五四运动前没有发生群众性革命运动。( )

B.五四运动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

【任务二   团结的力量】

材料三   第二小组同学整理了以下表格:

爱国力量

抗日战争中的部分史实

中国共产党

在敌后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

国民党爱国官兵

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牺牲

青年学生

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界

成立各种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少数民族

马本斋和冀中回民支队,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

——摘编自人教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族抗战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任务三   人民的力量】

材料四   第三小组同学整理了以下资料: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幅图片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执政理念。
(5)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探究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