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卷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观察图一、图二中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C、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逐渐深入内地 D、晚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
举一反三
走进情境,体验屈辱

下文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白:

(旁白:1895年4月10日,李鸿章一行再次登上春帆楼。)

【伊藤】停战很多天了,期限很紧,议和条款应赶快签订,我已经准备好修改的粗略条款。中堂你看一看,只有同意和不同意两句话。

【李鸿章】难道不允许争辩吗?

【伊藤】只管辩论,但是条款不能减少。

【李鸿章】贵国既然知道我国为难的情形,那你们提要求时应该衡量我们能否达到。

【伊藤】日期太紧,所以把我要做的事毫无隐瞒的告诉你,免得引起辩论。

【李鸿章】核计贵国的开销数目,远不到二万万两。我国负担这样的巨款,必定要借洋人的钱。洋人的借款利息很重,中国实在没有偿还这种债务的能力。

【伊藤】借债还款,那是中国的责任。

【李鸿章】赔款还希望再减五千万,台湾不能割让呀。

【伊藤】如果这样,立即派兵到台湾。

【李鸿章】事情头绪太多了,要两个月时间才宽裕,办事才稳妥,贵国何必着急,反正台湾已是你们的口中之物。

【伊藤】还没有咽下去,饿的厉害。

(旁白:春帆楼外,冷雨萧萧。这次谈判时间长达五个小时,李鸿章说得口干舌燥,但日方丝毫不肯让步。晚上七点半谈判结束,李鸿章走出春帆楼时,已是一个无边的黑夜。千古骂名,岂能得脱?)

比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的原因。

近现代以来,中日关系纷繁复杂、起伏跌宕。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更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请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8年,沙俄举行远东特别会议,在低估日本实力和野心的情况下,决定全力支持日本,即旨在利用日本、削弱中国,进而牵制英国的远东政策,正如恩格斯所言:“中日战争是把日本作为工具的俄国政府挑起来的。”……法国在中日战争开战前利用中日的紧张关系,一直催促日本对中国作战。当时的德国为了在亚洲取得相应的侵略地位,也曾主张利用日本对中国进行打击。

材料二   1894年7月16日,英日双方签订了新的条约,规定5年后生效,英国取消在日本租界和租界行政权,废除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提高关税(从5%提高到10—15%)等等。7月23日,英国政府又照会日本政府,宣称若中日开战,不以上海为战场,则英国将采取“中立”立场,不久,日本政府揭开了对华战争的序幕。

——以上材料均摘自《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探析》

材料三   2018年9月,黄海海战中“经远舰”经水下考古确认。关于“经远舰”沉没,中日双方均有记载。比如日本海军官修军史《明治廿七八年海战史》描写道:“不久,‘经远’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刻,螺旋桨露出在空中旋转,红色的舰底一览无余。”此次考古证实了“经远舰”的确切位置,即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旧称虾老石)的南面,与民国《庄河县志》的记载基本吻合,船体上还发现了毛瑟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等武器,还原了当时“经远舰”遭四艘日舰围攻的惨烈场景:管带林永升至死不降,绝大部分官兵与舰同沉。

材料四   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

材料五   下面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史料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而随后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危机。

——摘编自杨天宏《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情愫》

……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