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曾游说于齐、魏、滕、薛、宋等国,阐述儒家的理论和政见。他到魏国,惠王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当魏惠王问他“何以利吾国”时,孟子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都江堰水利系统从设计建造之初到近代时期的2200多年历程中,人类活动始终遵循“道法自然”的理念,形成了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系统,完美应用了“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

——摘编自颜文涛等《探索传统人类聚居的生态智慧——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为例》

材料三   这个词很适合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主张的多元性以及彼此之间的不同、分歧和冲突。如儒、道对立早就为大家所熟知,墨家从一开始就是儒家的对立物,至于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各家都有尖锐的批评……但在彼此的冲突和批评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的局面在战国后期表现得越加明显。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都江堰的设计蕴含了哪一学派的思想?都江堰的建造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提到的“这个词”是什么?据材料三归纳该局面所呈现的特征。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