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
南北朝篇
材料一
图一 | 图二 图三 |
材料二 五族内迁“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大唐盛世的诸多业绩都源于北朝。”
——据苏乘琦《中国文明起涿新探》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丁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北方政权分立、战乱频仍,也导致北方人口南迁,使南方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
现代篇
材料四 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篆,高举民族结大琪,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又的认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项目 | 变革背景 | 变革措施 | 变革意义 |
商鞅变法 | 秦国弱小,诸侯鄙视秦国。 | 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实行连坐法等。 | 旧制废除,新制度建立,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北魏统一北方,社会矛盾激化,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 | 借鉴汉有一天政治和经济制度;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习俗等。 | 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统治,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
以下结论是从上表中得出的,请在横线上填“A”;与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不符的,请在横线上填“B”;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横线上填“C”。
①两者都是因为政权的弱小而改革。{#blank#}1{#/blank#}
②两者都进行了迁都。{#blank#}2{#/blank#}
③两者在推行过程中都遭遇了极大阻力。{#blank#}3{#/blank#}
④两者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blank#}4{#/blank#}
⑤评价前者应以肯定为主,评价后者应以否定为主。{#blank#}5{#/blank#}
材料一 见下表。
图一 | 图二 |
秦新破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中国通史》 |
材料二 见下表。
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 ||
皇帝纪年 | 公元纪年 | 郡级政区 |
汉高祖十二年 | 前195年 | 15郡 |
汉文帝十六年 | 前164年 | 24郡 |
汉景帝中元六年 | 前144年 | 68郡、国 |
汉武帝元封五年 | 前106年 | 108郡、国 |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