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案例链接】

所谓“鬼秤”,是指被做了手脚、称重显示与实际重量之间存在一些偏差的电子秤。在现实中,有些海鲜商贩使用“鬼秤”谋取不当利益。

2024年5月15日,某网络打假博主在某地海鲜市场进行录视频打假测试时遭遇“鬼秤”:500克砝码放置在秤上后显示称重为630克,电子秤可以随意操控“被称重产品”的重量。据此,博主向摊主询问,摊主连声说:“我没有,我不知道,你别问我。”说完后动手去抢博主手中装虾的袋子并撕破丢弃。

随后,博主要求市场管理方工作人员介入处理纠纷,该工作人员提出:“你把视频删了以后,我就帮你处理。”博主拒绝后,该市场多名人员抢夺其手机并砸坏,最终博主逃离市场。

【网友评论】

该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网友甲:声援博主!曝光涉事商贩的摊位信息、社交账号。

网友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缺斤少两涉及金额不大,兴师动众维权划不来。

网友丙:使用“鬼秤”谋取不当利益的都是海鲜商贩。只要买卖双方彼此接受,就是合法行为。

……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结合案例综合评价网友甲、乙的观点。
(2)、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指出网友丙观点中的逻辑错误。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但人工智能在释放巨大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预知的风险和挑战。

材料一   在某民事案件中,被告B公司运营某款智能手机记账软件,在该软件中,用户可以自行创设或添加“A1陪伴者”,设定“AI陪伴者”的名称、头像、与用户的关系、相互称谓等,并通过系统功能设置“AI陪伴者”与用户的互动内容,系统称之为“调教”。本案原告何某系公众人物,在原告未同意的情况下,该软件中出现了以原告姓名、肖像为标识的“AI陪伴者”,同时,被告通过算法应月,将该角色开放给众多用户,允许用户上传大量与原告相关的“表情包”,制作图文互动内容,从而实现“调教”该“AI陪伴者”的功能。原告认为被告侵权,故诉至法院。

材料二   AI作为一种前沿技术,通过模仿人类智能和学习能力,赋予计算机系统感知、理解、推理和决策等能力,能为人们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AI技术在短时期内吸引了广泛关注,刺激了AI技术的滥用和误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充分激发治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AI技术为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服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