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班级计划做一期“柳宗元诗文主题阅读”专刊,小语想将下列诗文编辑进专刊,邀你参与编辑。

【甲】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①晓汲清湘燃楚竹: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②欸(ā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③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云无心而出岫”句,一般是表示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乙】

石渠之事既穷 , 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 , 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罩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节选自《石涧记》)

①穷:毕,完成。②亘(gèn)石:接连不断的石头。亘,横贯。③限:门槛,这里作动词用,用门槛把正屋与内室隔开。阃(kǔn)奥:指内室深处。阃,内室,闺门。④文:同“纹”,纹彩、花纹。⑤揭(qì):把衣服拎起来。跣(xiǎn):光着脚。⑥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⑦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理。⑧践履:踪迹,行迹。
【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拔拂。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1)、请比较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亘石底 全石以 B、古之人其有乎此耶 心 C、石渠之事穷 出,得其船 D、床若堂 皆空游无所依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柳宗元在【甲】诗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影响深远,根据提示完成“游记写作要素探究表”。

探究一

【乙】文:“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

【丙】文:“从小丘西行”“下见”“坐潭上”。

要素一:①

探究二

【乙】文中“②”一句和《小石潭记》中“如鸣珮环”都用比喻写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

【乙】文中的“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和【丙】文中的“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又都写出了岸边石头的不同形态……

要素二:多角度描写景观。

探究三

【乙】文和【丙】文两段文字为读者展现美丽画卷的同时,又让人感受其寄寓的复杂情感。

要素三:③

探究小结:一篇好的游记,这三个写作要素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格局。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