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桂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押题政试题

近期,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又一次否决有关巴以问题的决议草案,这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第四次在加沙停火问题上行使否决权。加沙冲突不断持续,冲突外溢效应不断出现。然而美国非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停火止战,反而不断推高中东地区安全风险。美国再次行使否决权( )

①表明世界和平面临的阻力依然复杂

②印证了联合国原则和机制失去意义

③违背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④粗暴地干涉了中东地区国家的内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举一反三
近期,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频频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给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上“产能过剩”标签,鼓噪“中国输出过剩产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

材料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产能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倍多;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而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自然存在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贸易竞争力绝非依靠西方指责的政府补贴,而是依靠中国研发能力的提升、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等,让中国形成了产能优势。

材料二   “中国产能过剩论”看似谈经济问题,实则有着复杂的政治动机。先发国家在金融资本布局全球的过程中,实体经济金融化和产业空心化日益加剧,制造业比较优势不断减弱,于是通过打压遏制后发国家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以维护其全球分工体系的垄断地位,通过设置贸易保护措施阻碍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这是一场发达国家死守利益固化的旧秩序“城堡”与发展中国家努力打破“天花板”争取公平发展权之间的较量。

材料三   中国持续提供优质新能源产品,深化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有力推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2022年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加上中国国内的减排量约22.6亿吨,合计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中国还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大量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帮助东道国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样化方向加速转型。

阅读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假如你是经济日报的记者,请你围绕“‘中国产能过剩论’是个伪命题。”这一观点,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时评。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论证有力,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8年,中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一系列举措让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创新驱动换道超车,经过多年培育,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随着中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应用,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当前,在全球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快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本土品牌迎来历史机遇,也给全球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材料二   从所谓“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冲击论”,再到“产能过剩论”,美国不断构建“中国威胁叙事”的变体,企图为对华实施更多经贸限制措施提供借口。近期,美国等部分西方经济发达体不断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污蔑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其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奇葩论调和无理攻击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声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度依赖政府补贴,导致“不公平竞争”。其二,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远超需求,成为“世界难以承受之重”。其三,污蔑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消费不足,不得不“海外低价倾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