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班级开展“典故”学习活动,请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①。翰有清才②,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闾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③。”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④。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⑤。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⑥。”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⑦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⑧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选自《晋书·文苑列传·张翰》)

【注释】①吴大鸿胪:吴县大鸿胪。大鸿胪:古代官署,掌管接待宾客之事。②清才:品行高

洁才华卓越。③有事北京:到北方京城谋事。④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齐王冏征召张翰,授予大司马东曹掾的官职。⑤无望于时:对时势不感兴趣。⑥三江:吴淞江、娄江和东江。⑦鲈鱼:吴淞江的特产,又名四腮鲈。⑧羁宦:被官职所束缚。

◎材料二

秋日田园杂兴(其十一)

〔南宋〕范成大①

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腮鲈。

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②到处无。

【注释】①范成大,吴县(今江苏苏州,古代吴国属地)人。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书法家。②松江,吴淞江的古称,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

◎材料三

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选自唐·崔颢《维扬送友还苏州》)

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选自唐·李郢《江亭晚望》)

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选自宋·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蕴,结合文章内容写出其表达效果。

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钦悦。……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2)、材料二中“除却松江到处无”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评析。
(3)、材料二、材料三中的诗人为何喜欢引用“鲈鱼”这一故事?请简述理由
(4)、请仿照所给示例,为“鲈鱼”这一典故编写词条。

示例:烂柯人,典故名。这一典故出自南朝梁任防《述异记》,说王质去山中打柴,观仙人对弈,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以“烂柯”指世事变幻,烂柯人可指樵夫,也可指久离家而刚回故乡的人,亦指饱经世事变幻的人。“烂柯人”的故事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世间的沧桑巨变。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上。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颖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蛙暂听安问属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选自欧阳修《西湖念语》

【注释】①高会:盛大的宴会。②傍(páng):旁边,侧边。③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居,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