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西南宁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段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楠木

    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早在唐宋时期就是人们喜爱的树木。到了明清,楠木成了皇家专用木材,皇家有专门置办楠木的部门,当时各地官员将进贡楠木当成头等大事,进贡楠木可作为官员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明清两代均严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楠木,民间如有人擅自使用,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清嘉庆帝杀和珅的20条罪状中就有一条是和珅用楠木建盖了房屋,为奢侈逾制。

    自古以来,我国所称的楠木是泛指樟科楠属树种,全球约有该属植物90种,中国约有34种。在拉丁学名中,其属名Phoebe来源于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之名,也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一种北美洲鹟鸟的鸣叫声。

    楠属植物多为常绿高大乔木,叶互生,羽状脉;花两性,聚伞状圆锥花序;浆果卵形、椭圆形或球形,花被裂片宿存,包被果实基部,革质或木质。

    楠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尤以西南、华南为多。此外,在一些名山古刹中,也作为风景树栽培。

    楠属植物树干通直,生长较快,木材坚实,结构细致,有香味,不易变形和开裂,易加工,为建筑、家具、船板等优良用材。这是因为楠木有着较好的特性。

    一是耐腐性极强。晚明谢在杭的《五杂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据说,楠木埋在地里可千年不腐,是棺椁的首选用材,也有“寿木之王”的美誉,故价值极高。《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楠木棺材有“一千两银子只怕无处买”的记述。

    二是防虫。楠木和樟科的其他植物一样,香气特别,古书记载,其百虫不侵。用楠木制作的箱柜存放衣物、书籍、字画,可以避虫。所以,皇家书箱、书柜必定用楠木。现代那些极为贵重的书籍和纪念品,也多用楠木做盒。

    三是不易变型,很少翘裂。由于楠木纹理顺,胀缩性小,不易变形且硬度适中,木材花纹细密瑰丽,特别适于雕刻。北京雍和宫中的楠木佛龛是该寺三宝之一;无锡的宗教博物馆中,那几十米长楠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堪称一绝。

    明朝末期,楠木就已经濒临灭绝。清康熙初年,也曾派官员往南方诸省采办过楠木,由于耗资过多,康熙深感此举太奢,劳民伤财,无裨国事,遂改用满州黄松,很多大殿的木柱以外包楠木拼接而成。目前,我国的楠木资源极为稀少,高大粗壮的楠木多分布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

    在我国的34种楠属植物中,有很多珍贵的楠木,例如桢楠、闽楠、滇楠、浙江楠。它们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并且有濒于灭绝的危险。1984年,当时的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将这4种楠木列为稀有濒危植物。

(1)、下列对选文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逻辑顺序 B、时间顺序 C、空间顺序 D、总分顺序
(2)、下列对本文第⑩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下定义   举例子 B、下定义   列数字 C、分类别   作比较 D、列数字   举例子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早在唐宋时期就是人们喜爱的树木。 B、楠属植物多为常绿高大乔木,叶互生,羽状脉。 C、楠木和樟科的其他植物一样,香气特别,古书记载 , 其百虫不侵。 D、在我国的34种楠属植物中,有很多珍贵的楠木,例如桢楠、闽楠、滇楠、浙江楠。
(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楠木十分珍贵,因此唐宋时期民间不能擅自用楠木,否则就是逾越礼制。 B、亚洲、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楠木的主要分布地,我国多分布在华南、西南地区。 C、楠木特别适于雕刻,是因为其纹理顺,胀缩性小,不易变形且硬度适中。 D、我国的部分楠木已成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并且有濒于灭绝的危险。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半岛小夜曲

①春三月的迎春花谢了,五月底的野蔷薇也谢了,转眼间小扇子一般的夜合欢也开得粉艳艳的,张扬不羁。夏天慌慌张张的,就那样不期而至。

②三面环海的半岛城市,即使是仲夏,也不会热得让人发狂。

③走在街上,凉风习习,霓虹闪烁。街中心的广场上,一位年纪略长的大叔,正在优雅地吹着萨克斯,他深情、专注,极力用肢体语言诠释着音乐的内涵。他沉浸在自己的曲调中,那份忘我,那份投入,让人情不自禁地进入音乐的氛围中。侧耳细听,那首优美的萨克斯曲,居然是蔡琴那首经典的《绿岛小夜曲》: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

④有人开始驻足围观,优美的萨克斯曲,自然会招来许多喜欢广场舞的人们,他们随着乐曲翩翩起舞。星星在遥远的空中眨着眼睛,和煦的晚风轻轻地掠过,滑过肌肤,有微微的凉意,一切都是那么闲适、自然。

⑤萨克斯的曲调优美,低沉,舒缓,伴随着清凉的海风,时断时续地飘过来,像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畔轻轻诉说着什么,使人清爽;又像一声声柔软而熨帖的话语,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心,给人以力量。我一直以来因生活的忙忙碌碌、平淡无奇而堆积起来的焦躁情绪伴着这乐曲,渐渐随海风而去。

⑥这里不是绿岛,不是台湾岛,这里只是渤海与黄海交汇处一个美丽而舒适的半岛城市。仲夏的夜晚,人们休闲消夏,喝啤酒,吃西瓜,侃大山,过着闲适的夏夜生活。

⑦在霓虹灯下,沿着街道一路走来,有小情侣在花影里喁喁私语,仿佛要说尽一生的情话。有老夫老妻在马路上就着月光灯影遛弯儿,虽不曾手牵着手,但中间相隔一尺的距离,是一生修行而来的默契。谁家的孩子,举着烤鱿鱼,眉飞色舞地在小伙伴眼前晃两下,忽然又撒着欢儿地跑了,引来一路追逐嬉戏和欢声笑语。谁家的男人在小吃摊前,穿着拖鞋,光着脚丫,满嘴跑火车,说中东局势,侃钓鱼岛问题,一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神气模样。也有老婆婆拿着小板凳,摇着蒲扇,在街口和左邻右舍闲聊,兴致来了,也会给孩子们出几个谜语猜猜。也有老爷爷,拿着烟袋,兴致勃勃地讲上几段《杨家将》《聊斋》或者《三侠五义》什么的。谁家的女人,在这夜的暗影里,扯着嗓子,悠长地喊,那个谁,回家睡觉了,明天还上不上学了?这活生生的生活画卷如一轴烟火图,只让人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美。

⑧市井生活,鸡零狗碎,琐碎繁杂,在这夏夜里都渐渐地悄然隐去,陪伴我的是夜色朦胧,晚风轻拂,蛐蛐低唱,花影婆娑。一颗心宁静恬美,不再焦躁,不再郁闷,只感到这仲夏夜的生活如同那首《绿岛小夜曲》,让奔波劳碌的生活有了诗意。

⑨趿拉着鞋,在路灯下,慢慢地走,忘记了想要去哪里,忘记了曾经的心绪。这仲夏夜的生活,正如一首优美的半岛小夜曲,迷人而沉醉,美得让人不忍心睡去……

(文/积雪草,有改动)

阅读《差一分钱》,完成问题。
                                                                                 差一分钱
                                                                                   葛取兵
      ①父亲一定有心事。
      ②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
      ③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④父亲才五十岁,身体却有些不恙。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弊得像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⑤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若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⑥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QQ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
      ⑦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应该土得掉渣。
      ⑧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馄饨担的敲梆声。
      ⑨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
      ⑩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
      ⑪从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十九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
      ⑫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孩子嘛,难免。
      ⑬那天,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
      ⑭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
      ⑮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⑯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⑰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
      ⑱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里很寂静。
      ⑲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
      ⑳打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
     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
     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三十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亲无数次膜拜。
     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
     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
      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
      解铃还得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或许,其中有一个老人就是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
      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的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奶奶走后的这些天

       当外面的世界车水马龙,当周围的世界安静屏息,睡不着的时候,我突然弄懂了一件事——所谓的生离死别,一开始也许都意识不到,直到彻底失去,永不再见,才会慢慢呈现,像树纹一样一圈一圈随年轮长进树干的里面,外人看不出,生命本身却知晓。

       今天是2015年6月13日,奶奶在那冰冷的地下已毫无知觉地躺了36天。

       奶奶的离去,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悟衰老与死亡。当我望着奶奶年轻时的照片,我无法相信那个特别精致,格外讲究,坚持写日记、练大字,为儿时的我熬药、削铅笔、改作业的奶奶,就这样永远见不着了。

       菲利普·罗斯曾说:“衰老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屠杀。”我想,年轻时在南京穿着婚纱、烫着卷发、说着英文的奶奶,肯定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老成后来的模样。

       我记忆中的奶奶身体一直很好,几乎没吃过什么药。直到80岁那年意外摔倒,才使得健步如飞的她,什么都咬得动的她,一瞬间衰老。后来,腿好后的奶奶,渐渐背驼了,听觉也不行了,曾经一心想乘飞机满世界游的奶奶,不得不蜷居在一个透明的世界里,每天看着活色生香的日子离自己越来越远。到后来,她终日躺在床上,更是老得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也许,人一老,就变小,不光身体变得瘦小,连精神也如此。有时候,我们一回去,奶奶便像没断奶的婴孩一样,眼巴巴地望着,怯生生地黏着,怎么也舍不得我们走。直到不得不起身离开了,奶奶便爬起来,拄着拐杖倚着门框摇手目送我们出院门,然后开始日日掰着手指等候我们下一次的到来……

       寿则多辱,路暗且长。生命到最后总会像筛子,将年轻时候的兴趣、喜好统统筛走,唯让老来的日子越来越孤独、越来越无趣!

       一开始奶奶是极其怕死的,但奶奶活到最后,总会念叨:“怎么还不死呢?阎王爷把我忘记了吧?”

       也许,对老人而言,死亡是一点点降临的。

       4月27日上午,奶奶还帮爸爸削了两个莴笋。可是等爸爸回来喊奶奶吃午饭,奶奶便已无法说话,无法直立。等我赶到时,93岁的奶奶,生命已像风中的蜡烛,只剩一点点光亮。但奶奶仍用仅剩的生命力,负隅顽抗,又熬了8天9夜,才熄灭最后的火焰。

       即便如此,那时候的我也极不愿相信奶奶会走。所以,当妈妈在电话里讲,奶奶好像好些了时,我深信不疑。其实,那是奶奶的回光返照。

       去世那天上午,奶奶从婶婶手里抢了馍,自己一点点掰碎,往口里塞,直到最后一点点碎末,也一一抹进嘴里。婶婶怕奶奶卡住,连忙喂点牛奶,牛奶喝了大半瓶,馍却怎么也咽不下。婶婶用餐纸包走奶奶吐出的馍,难过得背过身,不忍看奶奶大口喘气的样子。

       我不知道奶奶临终前遭受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我只知道,在她不好的日子里,我们坐在她身边,一一握着她的手,她侧歪着头,看不见我们,也说不了话,但知道我们在,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后来等到远在他省的弟弟抱着娃娃回来,奶奶居然睁开眼睛,扯着嘴角心满意足地笑了。

       次日,当街坊邻居陆续来看奶奶时,奶奶一直摆手。别人问她:“是快好了,不会死了吧!”奶奶摇头,然后别人又问:“是不会好了?”奶奶点头。

       我目睹了奶奶这几年来,在死神的阴影下,一步步退让,终究退无可退的境况——当最后我给奶奶洗脸时,她的皮肤薄得像张纸,双腿瘦得只剩皮包骨,每喂几口水,就会呛得咳嗽。原来,到最后,我们连吞咽与言语的功能也要统统还回去,只剩呼吸。而最后的最后,连呼吸也停了,一个人便消失了。

       但一个人的消失并不是完全的消失。为奶奶守夜时,妈妈对我说:“我脑海中你们的奶奶,是斜着嘴角笑的那个,不是脸颊塌陷、睡在棺材里的那个……”

       奶奶走后,生活好似也逐渐回归正常。但总会频频梦见奶奶没有死,我到处给她找穿的,找吃的,然后,醒来,发现奶奶真的不在了——那个很会烧菜却不曾吃过一口我亲手烧的饭菜的奶奶,真的不在了。一想到这儿,便会恍若隔世般难受起来。

       如果夜晚是星星的院落,思念就是落满秋叶的路,来不及打扫,又为新的红叶所覆盖。奶奶的生日是中秋节的前一天。每逢她生日,我总会买上很多吃的穿的去看她。但今年的中秋,月亮还会那么圆吗?当我们吃着月饼,唱着《月亮粑粑》的时候,奶奶会在天上看着我们吗?那一刻,会不会好想像童话里的小女孩,擦亮一根火柴,就可看到火光里的温暖?

       很舍不得奶奶走,但也不想奶奶活着受罪。也许,正如爸爸所说的:“奶奶九十多岁了,天天望着天花板过日子,还得操心儿孙的事,活着也是一件很心酸的事,所以,走了好,对她是解脱!”

       是啊,时间在飞逝,死亡是终点。世界是我们想象的画布,生活像不停旋转的黑洞,随时随地裹挟着我们往一切不确定的地方去。爱至尽头,梦至虚无,不如把死亡当作瑰丽的梦境,把落日看成凄美的绝景。

       在时光的倒影里,我们得学会与“理想之外的不理想”握手言和。在命运面前,该来的总会来,该面对的总要面对。没有人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至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

       其实,衰老与死亡,自然得就像那天上的雨云,它能让天空灰暗,也能滋润万物。所以,面对它们,既不要哭,也不要笑,要试着理解,要学会接受!

       虽然总是会有那么一些时刻,某些封存的像巨浪一样扑面而来,让我们躲无可躲——就像睡着了所做的梦,没人能提前知晓,提前解密!

       所以,我宁愿相信,三维之外定有那么一个空间,那儿的生命不像寒夜的冰挂,一碰就断,彼此间的情感也不像沙滩上的城堡,一推就倒。那里有爷爷,有奶奶,有所有过去的过去,百年不变,千年不换,那里的人们永远不必为生活担忧,也不用为现实焦灼……

       如今,奶奶真的走了,而我将带着她的某些特征继续活着,也许鲜花会凋落,绿叶会腐烂,但爱会在失去中一代一代不可思议地绵延!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奇遇

       1982年秋天,我从保定回高密东北乡探亲。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

       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远好多。我斜刺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路面上杂草丛生,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路越往前延伸庄稼越茂密,县城的灯光早就看不见了。除蝈蝈的叫声之外,庄稼地里偶尔也有鸟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特别响亮与沉重起来。我有些后悔不该单身走夜路,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有无数秘密,有无数只眼睛在监视着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着我,月光也突然朦胧起来。我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全。终于,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

       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但依然浑身紧张、牙齿打战,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前边有货郎挑子的嗄吱声,细细一看,只见到两个货挑子和两条腿在移动,上身没有……一个人走夜路碰到一个人对他嘿嘿笑,仔细一看,是个女人,这女人脸上只有一张红嘴,除了嘴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光面”鬼……一个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吃青草……

       我的冷汗一直流着,把衣服都溻(tā)湿了。

       我高声唱起歌来:“向前向前向前﹣﹣杀﹣﹣”

       自然是一路无事。临近村头时,天已黎明,东边天上一片红晕,村里的雄鸡喔喔地叫着,一派安宁景象。回头望来路,庄稼是庄稼道路是道路,想起这一路的惊惧,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可笑。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正欲进村,见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定睛一看,是我的邻居赵三大爷。他穿得齐齐整整,在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我忙问:“三大爷,起这么早!”

       他说:“早起进城,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

       我跟他说了几句家常话,递给他一支带过滤嘴的香烟。点着了烟,他说:“老三,我还欠你爹五元钱。我的钱不能用,你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他吧,就算我还了他钱。你快回家去吧,爹娘都盼着你呢!”

       我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匆匆跟他道别,便急忙进了村。

       回家后,爹娘盯着我问长问短,说我不该一人走夜路,万一出点什么事就了不得。我打着哈哈说:“我一心想碰到鬼,可是鬼不敢来见我!”

       母亲说:“小孩子家嘴不要狂!”

       父亲抽烟时,我从兜里摸出那玛瑙烟袋嘴,说:“爹,刚才在村口我碰到赵三大爷,他说欠你五元钱,让我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你抵债。”

       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

       我说:“赵家三大爷呀!”

       父亲说:“你看花了眼了吧?”

       我说:“绝对没有,我跟他说了一会儿话,还敬他一支烟,还有这个烟袋嘴呢!”

       我把烟袋嘴递给父亲,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

       母亲说:“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

﹣﹣选自《莫言文集》,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隐忍的痛,肆意的爱

    ①医院里。医生瞅了X光片半天,让母亲走两圈。

    ②母亲走得很慢,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医生问,这样瘸着多久了?我有些不高兴,一直都这样,哪是瘸呀?

    ③母亲忙说,17岁时上地里干活,跨一个沟坎时闪了一下,就这样了。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不疼?

    ④父亲说,一直都疼,前两年活重,下地拾棉花,她弯不下腰,就跪着一步一步地挪。

    ⑤我和弟弟都瞪直了眼睛。医生摇着头,不可能啊。腿骨脱臼了,怎么走呢?他指着片子说,你看,腿骨脱出骨巢,偏向一边,骨巢里已长满了厚厚的细胞,都长平了。现在腿是靠着臀部的肉支撑着,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结块。即使手术把骨巢刮平,要让骨头重回原位也是不可能了。

    ⑥一股深秋的风从窗外吹过,吹动了母亲额前那一绺枯黄的头发,母亲似乎瑟缩了一下。

    ⑦医生感叹道,真是奇迹!你看她全身都变形了,怎么不觉得整个身体都疼呢?

    ⑧在我们的目光下,母亲两手扭着衣角,低头掩饰着不自在。我鼻子一酸,急忙转开脸。

    ⑨记忆中,家中光景很是贫窘,父亲的腿不能干重活,矮小的母亲就扛起了重担,背起沉重的喷雾器给秧苗打药,弯着腰除草,低着头做饭、缝衣……竟然搜索不到静坐的记忆。近几年,我师范毕业,弟弟下学打工,父亲的腿也渐渐康复。谁知弟弟又早早有了孩子,母亲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

    ⑩回去的时候,离车站不过200米,我们却用了很长时间。父亲扶着母亲走在前面,母亲不愿被弟弟背着。她说,以后的路还长呢,都要你们背着?

    ⑪每次出门,我们总是走在前面,嫌母亲走得慢,现在,我们的目光终于落到这个世界上离我们最近,却最少注意的那两个人身上。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

    ⑫深秋的阳光静静洒下来,落到因萧索的风吹得有些苍凉的母亲身上。母亲的背影一如__来年的老样子,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一次,我却仿佛听到骨肉厮打,血肉模糊的呻吟,每一步都像尖锐的刀深深刺到我的心里,心里也是一片血肉模糊。

    ⑬我任凭汹涌的泪水肆意流淌在秋风中,母亲,30年来,是什么力量竟能支撑一条“掉”了的腿,挑起我们晴朗蔚蓝的天空,自如行走在天地间?

    ⑭泪眼朦胧中,我听到弟弟重重地说,明天我们就去省城大医院里看。真不行,我和姐就是您的双腿。

    ⑮不知是不是泪眼闪动的关系,我看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颤抖着。她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像极了舞蹈着的美人鱼。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百合花开

    ①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露出嫩黄的蕊。擎起它的根茎好像不胜重力地自然弯曲,让它看上去那么高贵,却又那么地孤寂。

    ③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④父亲说,这是野百合。因为我喜欢,父亲决定把它带回家。我本以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没想到,父亲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先清除了周围的一大片杂草,很快,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现在我面前。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它纯洁的白,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了。可它又是那么无助而脆弱。我担心它那瘦长的根茎,风一吹就会被折断。父亲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小锄头从四周开始挖土,他掏得很深。我全神贯注地守在一旁,扶着花朵。很快,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球茎,完整地悬空出来。

    ⑤父亲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托着球茎,把花朵搁在肩膀上。我欢天喜地地跟在父亲身后。那朵百合花在父亲的肩头一颤一颤的,正冲我笑嘞。

    ⑥父亲把它种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棒将它固定好。经过一番腾挪,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我疑惑地问父亲,它还能活么?父亲笑笑,说你明早来看它。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只过了一夜,野百合似乎适应了新环境,精神抖擞地立起来。硕大的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我的整个暑假,因为它,多了许多憧憬和幻想。每天,我像探望老朋友,看它在风中摇曳,看蜜蜂在它的花蕊里沾满嫩黄嫩黄的花粉……

    ⑦九月天气逐渐转凉,野百合也在一阵阵的凉风中逐渐枯萎、凋零。看着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的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父亲说,我们可以把球茎分瓣,来年会变成几棵,父亲将百合花的球茎挖出来,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

    ⑧八岁那个冬天,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迟迟没有冒出来,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美丽的雪花,春节的喜庆,使我几乎忘了野百合的事。春天来了。太阳的温暖改变了这个世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我即刻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我的百合花长出来了!

    ⑨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是他给予我的欢乐太多,让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给我的幸福时光。可他又是多么地残酷,二十年前就丢下我独自远去。让我经常在这一刻谈笑风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我常常会突然忘却自己身在何处,满心满眼都是父亲的影子,伸出手却总也触摸不到他。那倏然间的惊悚,似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无可挽回地沦陷……直到今天,每当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我知道它们中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回来。可我仍固执地相信,还有许多野百合在某个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开。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时的希望,是当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时,亮着的最后一束光芒……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6年01期,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