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安顺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文言阅读《石涧记》(节选),完成小题。

石涧记(节选)

【唐朝】柳宗元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

【注释】①亘(gèn)石:接连不断的石头。②限:门槛,这里作动词用,用门槛把正屋与内室隔开。③阃(kǔn)奥:也写作“壶奥”,指内室深处。阃,内室,闺门。④揭(qì):把衣服拎起来。⑤跣(xiǎn):光着脚。⑥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理。⑦触激:撞击,激悦。⑧百家濑:地名。

(1)、此文紧承《石渠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七篇,在游览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袁家渴过来,先到石涧,后到石渠;从百家濑向上游过来,先到石渠,后到石涧。 B、诗人善用新颖贴切的比喻来描攀景物,使其可感。 C、诗人前面所写的清泉美石,是用视觉和听觉感知的,古人、后人的出现则是用心灵感受到的。 D、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石与泉水,连用六个“若”字,比喻形象生动,比喻之外,又生联想,构思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由“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促使情感不自觉的流露,请摘抄本文中思想情感、表达作用都与之相近的句子。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水之大    屠自后断股(蒲松龄《狼》) B、触激音    渔人甚异(陶渊明《桃花源记》) C、陈筵席    细蚊足(魏学洢《核舟记》) D、出石城村东南    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 ,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泥古者愚(节选)

纪 昀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①,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注释】①角:较量。②列说:游说。③干:求见。④洫(xù):田间水道。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返回首页

试题篮